自從疫情席捲全球後,我們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層面都經歷巨大的轉變,遠距辦公成為工作的常態,也有人在疫情期間意識到自己值得更高的報酬選擇辭職,因此有了「疫後辭職」的風氣,除此之外,還有另一股聲音正悄悄擴散—「安靜辭職」。這個現象掀起熱議,也引發正反討論。
安靜辭職的意思並不是真的辭去工作,而是心理層面的轉變,它指的是:「辭掉你心中那個在職場上,期待追求卓越超群的自己。」上班族照常工作,只是他們再也不會把追求升遷、表現得比同事亮眼等職涯上的突破作為優先考量。根據調查,1000名員工中,有260人並不認同讚揚瘋狂加班的「奮鬥文化」(Hustle Culture),而另外有210人正在安靜辭職,不會做超出薪水分量的工作。
■「安靜辭職」成為職場上的另一種心理狀態。(圖截自/Unsplash)
美國職涯教練佩克(Allison Peck)認為,安靜辭職的本意並非辭職,而是照顧身心健康。因為他們懂得設立私生活和工作的界線,不再承攬更多工作,避免陷入過勞。職涯教練則表示,如果員工對現有工作或工作狀態不滿意,建議向主管反映,透過溝通來調整會是更好的方法,因為當公司有裁員壓力時,那些安靜辭職的員工很有可能飯碗不保。
這樣的上班模式顯現出年輕世代對於酬勞和工作量不成正比的反制,且這種現象並不局限於特定區域,美國有「反工作」,中國大陸的「躺平文化」,韓國的「全拋世代」,和日本的「低慾望社會」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疫情期間的遠距辦公給了我們重新檢視生活型態的機會,很多人因此決定把生活重心放更多在個人生活和家庭關係,間接導致以工作為第一考量的意願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