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瘋玩抖音和小紅書 還在擔心「抖音一響父母白養」?

記者/張萱

身為一位七年級老人,對於抖音和Instagram這種新玩意其實不算特別熟悉,但由於工作的關係,也不得不被動接觸這些媒體,確實有觀察到網路趨勢的移轉。從十幾年前開始興起的Facebook,到現在玩臉書被嘲笑是老人的專利,年輕一代比較喜歡看抖音上的短影音,或是在IG上發限動。

抖音的影響力確實大大超越我的想像,像是最近藝人劉畊宏因為在大陸抖音上直播健身操,意外帶動一波熱潮;至於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在其他國家也儼然是領頭羊,2021年的數據顯示,TikTok下載量已突破30億,超越google成為全球網路訪問量最大的域名。抖音從2018年在台設立後,每月活躍使用者高達300萬,近七成用戶的年紀在24歲以下,相當年輕。

正由於短影音的成功,Instagram也不落人後,近日IG的短影音功能Instagram Reels正式在台灣上線,可錄製15~60秒的短影片,並可加入特效濾鏡和配樂,試圖挑戰從2019年連續四年奪下全球app下載量冠軍的抖音。

除了抖音以外,大陸愛用的「小紅書」也成為台灣年輕人另一個心頭好,用戶年齡也是極度年輕化,以18~24歲為主要族群。陸媒指出,小紅書在台灣google play商店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已有500萬的下載量,一名25歲的台灣女孩指出,小紅書題材豐富又好刷,創意足又緊跟潮流。

愛看抖音和小紅書的「Z世代」(1995年~2012年出生)從小就與網路無縫接軌,對網路流行文化和訊息極度敏銳,在這種高度娛樂化的社會,抖音和小紅書這種媒介會走紅並實屬必然,年輕人在這上面分享好笑或是實用的影片和資訊。抖音的影響力也具強大外溢效應,現在許多長輩群組也被海量的抖音影片淹沒。

然而抖音在年輕人間的風潮也引起部分師長的憂慮,甚至有「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的揶揄說法。一名林姓國小老師就羅列觀察學童使用網路和手機的亂象,像是抖音音樂一響,全班幾乎都可以跟著順口溜,很像集體洗腦;她也擔心會有不宜影片過量、身體分際和不當玩笑、手機戒斷症狀等問題,提醒孩童觀看這些網路來源,需要有人陪伴和注意其閱聽內容。

抖音的定位是針對新生代的音樂短影片社區,透過特別的演算法,向每位使用者做出「個性化」的推薦,學者指出,個性化推薦就是透過數據分析,找出用戶的喜好,把最可能吸引用戶的產品推薦過來,當用戶接受了該內容,就代表推薦方向正確,接下來就會加大力度,但這種演算法當中不包含價值判斷,因此會存在正反兩面的社會效果。

對未成年人來說,最容易被吸引的影片通常都是最能刺激感官、露骨的內容,通常也是師長最擔心的部分,一旦上癮危害甚大。另外由於抖音發源國的關係,在台灣也存在年輕人遭對岸「統戰」這種充滿政治味的陰謀論。

然而也有台灣傳播學者認為,每個世代都喜歡拿自己的標準和語言去描述其他世代,但從文化的角度而言,希望每個世代都有主體興趣發展自己的文化,這樣就能更自然地融合,每個世代都可以有自己的流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