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來臨 各國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

記者/李忻錞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的各大央行間的貨幣政分歧越來越大,至今歐美國家的央行實施升息緊縮貨幣供給的政策,使中國與日本很難不追隨其後。因此各國航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協調,不讓利率快速飆漲,使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結構沒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

隨著歐美各國央行的利率調升,對中國的貿易造成不小的影響,許多金融專家也預期中國的貿易順差於2022年會持續縮小化,低利率可確保中國提振出口,填補國際金融帳中,對中國資本供給下降的影響。然而,日本與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淨債權國,由於美元利率上升,也讓兩國產生明顯的財富效應,但對於兩國的民間企業來說,在運行國際市場時,籌資成本成為一大問題。

歐美貨幣採取升息緊縮貨幣供給政策,重創許多金融市場結構。(截自 / Unsplash

然而,隨著中國開啟「一帶一路」的倡議後所衍生出的新興市場借貸,投資計畫的透明度與公司治理非強項所在,因此,在面對警紀循環周期性時,結合結構性的環境變化因素下,對西方國家採行的金融政策,經濟結構面臨著挑戰,而日本央行採行利率控制策略,也會削弱日圓的價值。

在西方強國面臨高政府負債務、烏俄戰爭以及全球糧食、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債務偉約的風險也會重創全球的金融結構,各國的央行也正在思考如何有效處理當前問題,是否能結合資訊技術,運用金融科技的方式掌握風險管理,使金融市場的傷害最小化,成為金融市場的一大挑戰。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