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下 如何避免成為資訊戰下的受害者

記者/羅苡晅

俄羅斯當地時間2月24日早上六點,總統普丁(Putin)於國家電視台的一席話,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烏俄戰爭開打,消息如雪片般地傳到世界各地,不只震撼全世界,更凸顯媒體在現代世界傳播之迅速。Google、Meta、Twitter、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平台,也都不可避免成為這場戰爭延伸出的資訊戰,在眾多資訊中判斷資訊真偽也成為這場資訊戰中的關鍵議題。

戰爭一開打,網路上就充斥各式各樣被轟炸的照片、影片,在這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好像也不太讓人起疑。有部俄羅斯宣稱烏克蘭挑釁炮擊導致居民截肢的影片,後被發現是由一名使用義肢的演員所拍攝。或是上萬名俄軍大規模空降烏克蘭大城卡爾可夫,來自過去的演習影片。網路上還曾流傳基輔發電站爆炸影片,其實是2015年天津化學倉庫的爆炸畫面等等。這些假消息的目的,很多為使人民心生不安及恐懼,社會陷入更多動盪。

那面對層出不窮的影音及新聞,應該如何分辨真偽呢? 荷蘭調查組織Bellingcat呼籲民眾在分享資訊時可以附加原始來源,讓查核機構及媒體更快速查證。或是經由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認證的兩家烏克蘭組織VoxCheckStop Fake關注消息。除了國際查證組織外,也可以關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或是將消息傳至有網頁版及line版的Cofacts真的假的,一個針對假新聞與不實資訊的公民協作事實查核聊天機器人。「看到、分享」,簡單的小步驟,你可能已成為假消息的受害者,更可能讓更多人同樣成為受害者,因次在看到類似消息時,除了可以先關注比較信賴的網站外,更重要是先查證、再轉傳。

面對各式各樣的消息,轉傳之前更重要是進行查證,避免成為假消息的受害者。(圖/Pexels )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