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聯網 從友善註冊產品開始

「萬物聯網」已經是時代趨勢,所有產品,不管原本產品有沒有通電,都將可以連上網際網路,讓使用者遠端操作。比如有用電的家電產品或原本不通電的產品(如桌子、椅子),在連上網路之後,也可以變成的智慧家庭的一部份。

國內外的智能家庭的基本產品多半是電視機、除濕機、空氣淨化機、掃地機器人、攝影機、燈具、窗簾,搭配感應裝置,如人體感應、光源感應、浸水感應、溫濕度感應、開關門感應,構成一個基本的智慧家庭環境。

產品要連上網路,就要靠手機平板或著電腦,當然以方便而言,一手在握的手機是最好的工具。所以手機應用程式APP規劃要做的好,才會讓使用者快速並正確的控制家電。

首先,產品註冊階段,要怎麼把產品加入APP,就是一個大學問。我最近買了一台除濕機,原本就是看中它有聯網功能,方便我在外監控家中濕度,並可設定智慧除濕,在家中濕度過濕時自行除濕。但是我光是加入產品就卡住了。是因為家中網路訊號薄弱而卡住?還是因為產品離路由器太遠而卡住?還是手機的藍芽沒開啟而卡住?我通通不知道,因為手機介面僅顯示產品聯網失敗,然後列了一堆可能性。

其實好的APP會有顯示完整的「聯網階段」,正如同物流一樣,產品是否出貨、產品送到哪兒、產品是否到貨,都會顯示於手機,而不是丟一句「產品出貨中,等待收貨」,那產品到底是不是已經出貨,產品到底送到哪了,預計何時可取貨,購買者一概不知。參考小米物聯網的「米家」APP,在添加產品的過程中,其實很明顯的就會告訴你「連結設備成功」、「向設備傳輸訊息成功」、「設備連接網路成功」、「產品初始化成功」。如果卡在哪個聯網階段,你就可以知道該怎麼處理。

我們常討論電子商務的載具的UI/UX,就是以「便民」為主,使用者可能不如我們想像中聰明,所以我們要用很白話的方式「一步一步」指導操作,甚至明明已經跟他講要怎麼做,他還是做錯了,也要有「防呆機制」,否則他自己怎麼搞錯的,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付款階段,系統都要一再確認告知購物明細、金額、發票資訊、送貨資訊(送貨地址、預計貨到時間…)。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