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撐腰仍市占低迷 台灣Pay能在五倍券之戰突破重圍嗎?

記者/張萱

今年新冠疫情再起,政府又要發放振興券了,這次是「五倍」,去年數位化的成績不盡理想,今年加大力道鼓勵民眾進行數位綁定。國營行動支付「台灣Pay」搶先釋出優惠方案資訊,前33萬名早鳥綁定消費者享800元加碼回饋金、後17萬名也有500元回饋,若是搶到第一批等於回饋率超過10%。

台灣Pay在百家爭鳴的行動支付市場裡,一直都活得有點辛苦,雖然有政府在背後撐腰,市占率一直都相對低迷,2020年國人使用市占佔率不到5%,完全看不見前幾大電支巨頭的車尾燈。

台灣Pay為什麼會難以和其他競業抗衡,有數個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問題,像是一開始僅能綁金融卡、無刷卡回饋、綁定銀行選擇少(多為公股銀)、使用者體驗不佳等。這也導致台灣Pay被許多網友譏是轉帳專用的app。

當然台灣Pay也不是沒有在努力,今年台灣Pay進行大改版,許多使用者反應確實減少了讀取的時間,界面變得較為直觀易用。

台灣Pay過去一年也努力爭取商家合作,截至目前有20萬家支援付款。有人指小吃店或小攤商才是台灣Pay的主戰場,許多小店不見街口或LINE Pay的蹤影,反而可使用台灣Pay;即使未必吃得到信用卡優惠,點數折抵下來好歹也有2%的回饋,最重要的是省去現金收付,對於不帶錢包族具有一定誘因。

對店家而言,申請台灣Pay的手續費相對低,僅0.8%,不至於轉嫁成本給消費者,申請方式又很簡便,只要一張QRCODE給客人掃就行了。

不過正由於申請者很多都是小店,店家不愛使用或不會操作的態度成為台灣Pay的隱憂。筆者遇過一家日式料理店支援台灣Pay付款,但老闆娘似乎不太會操作,研究了老半天,還叫年輕店員過來幫忙才搞定。也有許多店家即使申請了台灣Pay,平常立牌幾乎都收起來,還是以現金支付為主。

許多小店不開發票或逃漏稅,一旦申請後帳目就無所遁形,也是阻礙店家使用的一大原因,套句網友的話「台灣地下經濟太龐大,擋人財路的工具不會普及」。

觀察過去一年,台灣Pay和許多店家合作推出趴數不低的優惠,包括這次的五倍券回饋也相當豐厚,如果仍無法拓展普及率,依然只能乖乖當網友口中的「轉帳Pay」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