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科技與管理的交響曲 疫情帶來的反思

記者/郭上暐

國立中山大學智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於9月1日舉辦「2020大數據與智慧商務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廣邀多名國內外知名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亦邀請本校和外校碩博士生發表資訊管理領域相關研究之論文。會議分為上下午場共8個場次,分別進行科技與管理議題的論述,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研討會增加不少對於疫情影響的探討。

null

■ 與會的教授、學者、博士生和研究生們。(攝影/鄭竹秀)

不久前,為了避免新冠肺炎直間接接觸傳染,許多公司紛紛採用行動辦公室以便遠距工作,而陳民哲教授的研究團隊分析指出,行動辦公室的普及與否取決於產業類別與工作性質,例如其研究對象(某國際科技大廠)的製造部門因工作上需要接觸機台,故較少遠距辦公,且行動辦公室會拉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容易造成同事間溝通不良而發生衝突的窘境。

null

■ 行動辦公室的使用取決於工作性質是否合適,且容易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攝影/鄭竹秀)

楊淯程教授利用數學模型分析政府與醫療供應鏈間的關係,其中發現到口罩供應仰賴進口的國家,越需要依賴政府的補貼,且更需要政府介入市場以滿足需求,而過程中提出的計量模型則為資訊管理領域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null

■ 計量模型不僅分析在自由市場或政府管制市場下,醫療資源的供需情形,更為資訊管理領域的研究方法提供新的面向。(攝影/鄭竹秀)

研究生洪育勛使用長短期記憶模型(LSTM)此一深度學習方法,預測台灣未來的新冠病毒境外移入案例,其中發現影響境外人數確診人數的主要影響因子為「累積通報人數、美國入境台灣班機數、
歐洲入境臺灣班機數」,藉此可推測出疫情為高風險的國家並限制其旅客入境我國,提供未來臺灣新冠病毒分析預測研究之可行的方向。

null

■ 深度學習技術能快速且準確地找到變數間的權重、關聯性,進而找出最佳預測結果,反觀統計方法僅能制式化的找出變數間的線性關係,無法依據實際需求提高或降低某些變數的權重,導致預測分析較深度學習不準確。(攝影/廖冠威)

除了疫情相關的議題,張純端教授的學生,提出用於自我規範的應用程式之研究,並發現到擬人化服務的介面,搭配以自我為中心且不在乎旁人眼光的使用者性格,可以促進用戶有計畫地經營每一天。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