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 巨頭領銜引領風潮

記者/陳俊宇

繼2016年亞馬遜(Amazon)於西雅圖試行無人超市Amazon Go後,阿里巴巴旗下的無人概念店「淘咖啡」也於今年7月登場,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無人零售,以提供消費者新穎的消費與科技體驗,這些舉動勢必將引領新零售模式的發展,讓線上與線下之間消費界線愈趨模糊。

借鏡先行者 營運模式大不同

商品以往在線上價格能比實體更加優惠,但隨著民眾追求消費體驗的升級,使得線上消費原有的價格優勢逐漸式微,低價策略不僅無法有效地帶來黏著性高的顧客,更讓企業的獲客成本不斷提高。以全球最大的電商零售市場中國為例,普華永道今年的電子商務數據顯示,2017年線上零售僅佔全中國零售總額17%,這也意味著線下消費仍是民眾最主要的購物管道,因而促使電商巨擘Amazon Go、阿里巴巴及其他企業相繼投入無人零售的發展。

亞馬遜的Amazon Go最大的特點在於,能夠免除購物流程中最常出現的排隊問題,只要在購物前安裝Amazon App並綁定信用卡,再利用QR Code掃描進入商店,而後只需要拿取自己需要的商品離開即可,過程中感應系統會精準辨識消費者所拿的商品,並進行計價扣款;而淘咖啡與Amazon Go的流程類似,但其加入了臉部辨識功能,只要在點餐完畢後走向螢幕,系統會自動進行臉部辨識,使顧客能隨時知道自己的單號及等候時間。

 ■Amazon Go讓消費者拿了就走。(圖片取自/Amazon

值得關注的是,兩者間的營運方式有相當大的差異,淘咖啡雖屬快閃店,但對於阿里巴巴而言僅是布局線下零售的一小步,以提供平臺服務為基礎,提供整套的無人商店和數據分析技術予其他商家,而Amazon Go則透過自身的通路布局來實現無人零售的願景。

零售樣貌改變的背後 數據才是重點

亞馬遜、阿里巴巴以電子商務起家的企業,之所以會投入無人零售的發展,不只是因為它能夠免除大量的人力支出成本,背後最重要的驅力仍是數據的掌握,若未來無人零售的模式與技術成熟並付諸實現後,顧客的所有消費行為終將被數字化,而這些數據除了能夠幫助企業分析消費者行為與體驗,更能夠應用在生產面,幫助企業了解商品需求的拉動,使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並降低成本。

在互聯網時代,利用各種技術與工具來蒐集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已變得相對容易,例如Amazon Go利用紅外線與光幕所構成的貨架平面,透過手部觸及平面與離開平面的當下,來判斷消費者是否帶走商品;亦透過分布在店內角落的感測器與攝影機,記錄他們移動的路線、在商品面前停留時間的長短及次數,並將這些數據傳回並進行數據分析。

淘咖啡亦是如此,透過捕捉線下顧客行為,結合線上會員的資訊,完成線上到線下的數據分析,並將整套的無人商店與技術提供給其他店家,雖與Amazon Go的模式不同,但兩者核心不外乎都是在「數據」的蒐集與分析。

無人零售仍處於發展及改善階段,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與爭議,但以數據驅動的無人零售所帶來的科技體驗和方便性,終將回饋到消費者身上,帶來更卓越的消費體驗。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