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遇上科技 FinTech easy pay

記者/謝馭婷

身處在互聯網環境的資訊與數據科技下,FinTech除了掀起金融創新潮,也幾乎改變了世界上每一個行業,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行動支付便是其中重要一環。只要具備行動裝置和網路服務的使用者,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銀行。也許不久後,出門便能徹底捨棄厚重的錢包,只要帶著行動裝置,走到哪就付到哪。

行動支付風潮 搞懂電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

在台灣,行動支付依「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和「信用卡收單機構簽訂提供網路交易代收代付服務平台業者為特約商店自律規範」,分為電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而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是否支援「轉帳功能」。電子支付可綁定信用卡進行代收代付的作業,更具備儲值功能;第三方支付,則透過第三方業者居中於買賣家間進行收付款動作交易,進行交易時,買家將錢交給第三人,等收到貨品沒問題後,第三人再將貨款給賣家。

簡單來說,可轉帳和儲值的就是電子支付,則第三方支付不具這些功能。而據統計指出,在台目前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僅有5家業者,分別為歐付寶國際連橘子支智付寶台灣支付。而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共有4000多家,而較知名的有Yahoo奇摩輕鬆付支付連豐掌櫃等。

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化,雖然台灣行動支付業者百家爭鳴,但目前各家銀行和一般大眾悉知的行動支付如Line PayGOMAJI街口Pi等,僅能綁定信用卡進行支付,尚無法做轉帳或儲值的功能,未來若能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業者,增加這些功能,方便程度便能大幅提升,預計造福更多的行動支付族群。

國外行動支付進軍 對台灣支付市場是敵是友? 

在3月29日Apple Pay強勢登台後,創下僅上路2天後綁卡量突破40萬張以上的成績,完勝台灣行動支付花了7個月時間推動近3.5萬張的台灣Pay-t-Wallet。為何
Apple Pay能在短時間創下比台灣t-Wallet還高的綁單量,主要在於Apple Pay的高效率付款便利性。

Apple Pay在完成信用卡的資訊輸入,並設定密碼與指紋資料後,在消費交易過程中僅需按著Touch ID按鈕,同時將iPhone靠近刷卡機便能完成支付;而台灣Pay結帳前需先開啟App,選定支付的卡片才能付款,無法像Apple Pay一樣使用指紋辨識快速結帳。另外客群使用手機的不同特性,Apple pay的使用者除了果粉外,因指紋辨識功能新穎,吸引民眾嘗試,且Apple Pay已在多國施行,具一定知名度與經驗;而t-Wallet目前主要以綁定HCE手機信用卡為主,但現在已經申請可以綁定金融卡,未來還有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面對外國行動支付的壓境,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受到不小的衝擊,壓縮了國產支付平台的成長空間。長期以來,台灣行動支付市場欠缺有效整合,業者獨自打造生態圈,在民眾付款的終端設備上無法有效串聯整合。

根據財訊雙周刊報導,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風險管理服務營運長萬幼筠建議,政府各部會應打破藩籬,以興利為主、防弊為輔,另外應包容更多元的創新應用,例如降低小額支付門檻,擴大各方平台使用意願,才有助於發展。根據奇摩財經新聞網,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總經理潘維忠特別指出,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可搭乘Apple Pay帶動的浪潮,再鎖定推展台灣金融卡Pay,另闢戰場。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