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銷萬花筒 運動賽事點亮 城市

記者/鍾賢鳳

「城市行銷」一詞常與運動賽事並提,尤其是特大型的國際運動賽事,例如奧運;世運等,是許多國家爭相爭取主辦權的事件。體育賽事並不僅僅比賽的執行與運作,更能在舉辦的過程當中,推動整個城市的形象。因此,許多國家對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充滿了憧憬,希望能透過運動賽事打造全新的城市風貌,推動國內旅遊業並提升經濟效益,更希望在邁向國際舞台的過程當中得到肯定,屬於城市行銷中相當有效的行銷手法之一。

 結合國際運動賽事   打造國家形象的最佳管道

城市行銷的目的在於改變人們對於一個城市的印象,大型國際運動賽事可以滿足城市行銷的必要條件。透過舉辦國際性賽事吸引大量遊客,除了是促進運動觀光最便捷的道路之外,亦能藉由運動賽事來完善國內硬體建設,使城市形象煥然一新,改變國際對該城市的眼光,在經濟文化方面也能取得較高的關注,因此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形象推廣,運動賽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國際性賽事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不僅可以吸引大量遊客,提升觀光人數,在籌的過程中,主辦國家需要投資許多基礎建設項目,同時謹慎地重新規劃都市,這些基礎建設投資帶動了整個城市的建築、建材行業、通訊業、環保產業、科研與綜合技術服務業等的發展,並影響上下游相關產業,帶動龐大的跨國商機,完美提升經濟願景,也能幫助爭取到國際性賽事主辦權的城市增加曝光,並在國際舞台得到肯定。

世界各國城市行銷正夯 運動賽事如火如荼展開 過往透過舉辦國際性賽事成功打造城市新形象的案例相當多,例如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將舉辦運動賽事視為城市發展的願景之一,「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大幅提升西班牙的形象與影響力,也使世界對巴塞隆納改觀。再者,澳大利亞的雪梨,在「2000年雪梨奧運」中成功打破袋鼠形象,顛覆人們對此城市的原有意象,前往雪梨的旅客人數在奧運後也大大提升。中國的北京也藉由「2008 北京奧運」中,精緻創造獨特的奧運場館、奧運歌曲以及隆重的開幕典禮等,展現藝術及技術的完美平衡,巧妙破解國際對其人權問題的批評。

台灣也曾結合運動賽事來提升城市形象,南投縣於2013、2014年, 連續舉辦國際「鐵人三項」比賽,吸引觀光客遠道而來,為交通不便、資源較為缺乏的南投,帶來龐大人潮與可觀商機,展現不同城市風情。去年(2015年)的夏天,台灣也舉辦了全球唯一女子滑水賽,贏得全球滑水界的關注,不僅讓台灣成為帶運動新潮流的領航國家,更有助塑造台灣的運動風氣,大幅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際性賽事雖能帶給主辦城市帶來曝光和短暫的經濟效益,但背後卻隱藏極大風險,為賽事鉅額投資所興建的運動館、硬體建設,在賽事後若無妥善運用,便逃不了成為廢墟的命運,另外賽事的規劃、交通、周遭配套措施若沒有完善考量,便無法吸引人們前往,反倒成為阻礙和汙點,因此參與國際賽事的申辦須經審慎考量。像是慕尼黑市即否決了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德國漢堡市和加拿大多倫多市對2024奧運說「不 」;美國城市波士頓,因得不到民意支持,也退出2024年夏季奧運申辦。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