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彥廷
Google近年來積極開發新的業務,在網路業務部份,除了原有的搜尋引擎廣告,亦發展Youtube影音服務,在新科技方面的則有自駕車、無人車等發想,亦創造出登月計劃,而作業系統除Android之外也開發Chrome OS,Google的各項業務五花八門、族繁不及備載,然而這也正是Google所面臨的困境,創新之舉因業務太多而受到箝制,導致投資人開始對其產生疑慮。
創立「Alphabet」 打破創新者困境
在企業市場中,微軟的office365經超越Google Apps,而在Android帶來的實質收益有限,廣告業務又逐漸飽和的狀態下,當Google想發展登月計劃、自駕車等「不務正業」的業務時,無論失敗與否,都對 Google 原有體系有所衝擊,因此,每次的創新行為皆會遭受投資人質疑,面對此僵局Google必須有所突破。
Google祭出的策略即是把多角化經營的業務拆分予不同公司管理,並且將其整併到Alphabet之下,由創辦人Larry Page擔任Alphabet執行長,將原本賺錢的搜尋、Youtube、Chrome等服務放到Google之下,讓其盈利支撐總公司營運,而其他業務則分派至不同子公司負責。
Google公司重組 帶來全新效應
Google的資訊不透明與業務不專一,常為被華爾街投資人所詬病,而這次的拆分改組有部分原因就是對此做出回應,未來 Google 核心業務和非核心業務將分別會有獨立的財務報表,使投資人知道更清楚了解每項業務的投入和產出,子公司也可以自行募集資金,不受其他業務所箝制。
在科技業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最令人擔憂的即為一家企業太過龐大且不具彈性,Google知曉其面臨的天花板效應,因此將開發新業務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分散出去,也給予創新業務更多發揮空間,使原本商業氣息濃厚的Google搖身一變成為創新搖籃,而Google的成功之例也能成為企業多角化經營可借鏡、效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