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聯」 物聯網時代一觸即發

記者/楊尹緁

物聯網,乃指於物品、設備之中,植入感應器或晶片,使物品設備之間能夠彼此傳輸數據、分享資料。透過感應器,蒐集使用者的數據紀錄,加以分析後,便能根據使用者習慣,自動判別使用者需求,進而做出功能上的調整。不同類型裝置之間也能彼此共享資源,全面連結使用者的各類數據,讓使用者在生活各面向無縫接軌。

物聯網智慧新生活 利弊運用存乎一心

高達87%的美國消費者從未聽聞過物聯網此一名詞。萬物聯網後的世界,一切日常生活將自動化。除了生活智慧化,衣櫃自動連結天氣與行程資訊,推薦今日最適服裝,在突來的雨天,除濕機也能自動連結資訊運行;甚至透過醫療紀錄、人群定位功能,協助使用者判斷當下感染流感的機率。而在廣告投放上,也透過分析使用者的行為數據,做出更為精確的廣告投放。

然而,物聯網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在裝置、設備全面聯結的世界,可想資料外洩的風險也愈加出界。當物聯網在技術管理上,出現bug或未知的技術問題時,可能讓有心人士趁虛而入,造成資料外洩,甚至造成極大的損失。此外,物聯網產品之間的相容性,也亟須制定出一個通用標準,否則產品彼此不相容而無法使用,或是為了相容而購買同一廠牌,進而造成市場壟斷的問題。

物聯網是夢想還是假象 消費者觀點報你知

根據美國研究調查,未來物聯網裝置,最受消費者期待與青睞的,是能夠替消費者節省開支的功能。如果所有設備能夠自動運行、決定最適效能,勢必能夠為消費者節省能源方面的開支,更因為效率提高的關係而發揮出每一分開支的最大價值。部分消費者也表示,如果物聯網裝置能夠隨時隨地,自動為使用者做產品比價,將會更加提升消費者購買物聯網裝置的意願。

實際訪問台灣消費者,發現大多數的消費者,對物聯網一無所知,甚至分不清楚物聯網和互聯網,僅有少部分民眾,因為曾經瀏覽過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而對物聯網略有印象。由此可見,物聯網相關知識的傳播,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努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