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的未來 是成功還是失敗

記者/黃斯佳

紙媒的數位化,在如今看來已是一股無可抵擋的潮流,無論是報紙還是雜誌,數位化儼然已成為非走不可的經營之路。然而,轉變真能如此順利嗎?無論是運作模式,或是內容的改造,紙媒數位化如今仍面臨了許許多多的考驗。

轉型做一半 低效率的數位化

許多紙媒紛紛轉做數位媒體至今,雖然打著「新型態」、「電子化」的名號,卻並未做到真正的改頭換面,不少媒體只是將原先紙媒的內容搬移到網路平台中,以粗糙的文字內容的模式呈現,無法充分利用網路世界中的優勢,像是動態的影音視覺效果、即時的互動交流等,為使用者帶來新的感官體驗。另外,數位排版已顛覆過去紙本呈現的邏輯,大量訊息流使得多數閱聽人只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少數顯著的標題與圖文上,線上閱讀時,閱聽人通常只會看到首頁最先呈現的資訊,與過去紙本洋洋灑灑跨頁的資訊展現方式全然不同。

而隨著電子行動裝置的普及化,要如何做好跨平台螢幕呈現也成了另一個新興挑戰。不少閱聽人發現,即便紙本媒體轉型,聲稱其已進入數位化改革,在利用平板或智慧型手機瀏覽其網頁或專屬APP時,仍面臨功能不全、閱讀費力傷神的問題。與過去PC主要以滑鼠游標點擊不同,數位媒體必須能夠設計出切合新型態電子行動裝置瀏覽的介面,符合行動裝置觸控滑動的模式,像是Google與Bing皆紛紛推出評選機制,來督促媒體貫徹行動友善服務,媒體欲跨足數位世界,勢必要正視這些軟硬體的變遷。

爆炸訊息流 資訊短淺化

由於網路的即時性與高速訊息流,加上爭搶社群媒體上的能見度,使得新聞與新知更快走向破碎化與膚淺化。隨著新聞資訊與社群媒體結合,留言式圖文訊息大量出現,許多資訊內容必須濃縮成幾秒內即可閱畢的粗淺資訊。在眾多資訊中,各家媒體為了「脫穎而出」搶得閱聽人的目光焦點,利用聳動標題以及小報化的內容來增加人氣的現象不減反增,由於其爭取的是一時半刻快速的眼球聚焦,因此深入報導逐漸被捨棄,娛樂取向的新聞更甚以往地威脅新聞專業與深度。

當人們越來越習於快速接收訊息,深度報導受到的威脅也越大,許多堅持文章深度的媒體,內部正受到新舊觀念與意見的衝擊。如今許多閱聽者乃依靠社群網路中的新聞媒體帳號接收當日新聞,然而綜觀多數媒體所呈現的資訊,搶快、搶目光、碎裂化傾向日趨顯著,媒體產業在網路時代仍持續強化其商業導向。要如何在高速變動的網路電子時代,並尋求媒體中的公共服務特質,並維持資訊的豐富度與深度,是眾人皆應深思並共同努力尋求解決之道的重要課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