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濤洶湧 邁入大直播時代

記者/陳郁雁

人類日常生活的訊息傳遞,經過媒介與載具的推陳出新,逐漸從大眾熟知的廣播、電視,演變至如今不可或缺的網際網路,包括通訊軟體、部落格或社群網站等。當透過網路分享訊息和照片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新時代以影像紀錄事實的風格,便點燃了時下最熱門的直播市場。

大直播時代 零時差的即時影像

直播技術其實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多年來也不斷改變與進階,逐漸發展出多元的直播模式。儘管「電視直播」、「網路直播」……等名稱已經是大眾耳熟能詳的詞彙,但你知到直播究竟是什麼嗎?其實,直播意指的就是「現場直播(Live broadcast)」,其又可稱為即時轉播、實況轉播,簡稱為直播(Live)。而目前這種技術已被廣泛使用於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大眾傳播媒體,使節目進行與觀眾的收看、收聽達到同步,營造出沒有時差的第一手資訊新鮮感。

現階段台灣的直播產業以電視和網路最為發達,尤其以網路直播最為興盛。但網路直播與我們習以為常的影音平台不盡相同,前者技術雖發展得早,卻在今年才開始於台灣活躍起來;後者則泛指YouTube搜狐視頻YOUKU優酷等大型單方輸出的影音平台。由於台灣屬於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故從不缺乏多元類型的節目,導致直播產業的定位始終曖昧不明,反而未若受限於諸多法規的中國,擁有精確而單一的目標;娛樂化。

有鑑於此,既然台灣的直播領域難以締造創新發想,該如何發展台灣的直播產業才有較佳的效果?而近年直播產業是如何找到出路的呢?傳統大眾傳播媒體多聚焦於單向的資訊傳遞,近年卻多了與閱聽眾具有互動與回饋機制的嶄新交流型態,繼而開啟了顛覆了傳統思維,注入兼具互動、體驗等元素和勇於挑戰各種領域的大直播時代。

專業的直播 實際應用與推廣

電視直播通常需要許多專業連線設備,例如SNG車;至於後起之秀的網路直播,則需透過網路連線,即時收看直播節目。過去台灣多用「實況轉播」作為專業術語,直到有線電視頻道百家爭鳴之時,才廣泛採用港資TVBS、衛視中文台等香港用語「現場直播」,並在往後持續為台灣各電視台所沿用,且多以「Live」英文字樣作為辨認標記。

直播節目最大的核心特色就是「即時」與「互動性」。除了電視常見的現場直播之外,目前多用於遊戲推廣的「線上直播」,知名者如「TwitchTV」、「紅心辣椒」、「遊戲橘子」、「隨身遊戲」等。但現場直播與線上直播畢竟有些許不同,以遊戲線上直播為例,使用者可以透過麥克風或聊天視窗,與其他線上的使用者互動;電視現場直播的模式,則例如記者在事故現場與棚內主播即時連線。故雖然線上直播與電視現場直播同具直播性質,依然有所差異,屬於不同型態的應用。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