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新展望 概觀兩岸電子商務現況

記者/趙惠雯

近年,台灣電商市場的發展更加多元,兩岸間的跨境合作機會也隨之增加。10月19日在中山大學登場的兩岸電子商務高峰論壇,即邀請到對兩岸電商有深度了解的產學界專家到場與談,對兩岸在跨境電子商務上的未來展望進行討論,並發表對兩岸電商的觀察,提供與會貴賓跨境合作的新思維。

中國大陸用消費「養」經濟 台灣從買書到買生活用品

近三十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與硬體設備發展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廣州中山大學的教授謝康表示,短短的時間內,中國大陸從大家眼中的落後國家,躍升到全球一、二名,主要原因是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都維持在一定水平,其中又以「消費」進步得最驚人。 

謝康指出,尤其是網站上的消費力成長率相當快,更舉光棍節為例子「過去雙十一都叫做光棍節,現在都改名叫做購物節了」,不難看出中國大陸消費力的成長情形。資策會產推處經理翁堉珊則表示,台灣的電子商務隨著時間發展,消費者購買的物品也產生改變,以往以書籍、3C產品為大宗,現在則轉向購買生活用品、甚至是食品為主。

小商城好還是旗艦店妙? 台灣把先天劣勢變優勢

同樣都是發展電商,台灣與中國大陸發展模式並不一樣,翁堉珊提到,台灣的電商市場走的是「長尾型」,網路上各家品牌百家爭鳴、紛紛在網路上開店,個人在網路商店或拍賣網站所開設的「小舖」數量非常多,但中國大陸則習慣開設「旗艦店」,消費者習慣在一家網路商城裡買齊所有需要的東西與服務。

儘管兩岸電商發展方向不相同,但卻各自精采,中國大陸擁有絕佳的先天條件─龐大的市場,相形之下,台灣市場顯得相當渺小,但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提到,正因為台灣幅員小,因此便利超商得以建置的相當密集,進而帶動「全台數千家超商都可以取貨」的創舉,消費者可以用最快速、方便的方式購買貨品,直接帶動網購銷售量,乍看之下台灣土地小似乎是個劣勢,但卻也成為其他地區難以趕上的先天優勢。

電商大戰開打 零售商也得打一場

提到電商發展對零售業所造成的衝擊,王志仁坦言,這是無可避免的,「市面上一條牛仔褲賣三千元,網路上買一條五百元的就很好穿了,你認為消費者會選哪個?」因此他也極力說服各家零售商順應消費者需求,進駐網路商城,即便消費者不踏進實體商店,一樣能在網路上向他們購買東西,電商大戰,實體商店也得加入戰局。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