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網相聯 物聯航向新藍海

記者/吳佳玲


面對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發展的明日之星,各國政府除了積極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相關政策,遍及的產業與涉及的技術也相當多元,因此物聯網的上、中、下游供應廠商投入大筆資金和心力搶攻市場商機,例如微軟Google等IT企業挹注150億美元收購具數據分析和管理專長的軟體公司。由此可見,企業如何應用物聯網提升競爭力,成為全新的關鍵利器。



物聯網產業體系: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


物聯網的感知層側重各種產品的感應技術,包含目前廣為使用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標籤、條碼閱讀器、傳感器、感測器閘道、攝影鏡頭和生物辨識系統,例如掃描指紋、辨識眼球、臉部偵測等相關電子零件開發產業。

網路層方面,主要是指電信商所提供的網路技術、無線通訊技術及固網等服務,及各種雲端運算、網路管理系統、各式終端設備(數位家電、PC、通訊器材等),感知層擷取的訊息會經由網路層所提供的服務進行傳遞和處理,使得各樣的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流程更加順利,讓商品在物品管理上更加透明化。


應用層則是搭配感知層與網路層,運用在符合人類生活各類需求上,也能提供政府及企業所需的智能化及更具即時性的監控和管理等。中華電信在全台機房裝設電力感測裝置,透過網路平台隨時掌握機房狀況,藉此節省管理機房的成本。而納智捷汽車(Luxgen)搭載宏達電(HTC)所開發的「THINK+」系統,內建3.5G通訊功能配合衛星導航和行車安全功能,即時掌握車內外的狀況並作出應對,提升智能型汽車的行動力。而新竹貨運在多年前就引進車隊管理系統,讓總部確實監控、管理運輸車隊。


面對物聯網發展洪流 台灣準備好了嗎?


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日益白熱化,如何利用產業優勢掌握物聯網的發展成為關鍵。台灣發展成熟的半導體、電子資訊產業,從感應技術、運算系統,結合IT領域,將有助於台灣物聯網的發展。但台灣傳統IC設計產業發展,大部分注重效能、運算相關的技術研發,因此台灣產業面對物聯網的發展趨勢,產業發展核心必須轉換到加強接收、感測、感應功能研發,匯整如氣候、濕度等環境感測功能和訊息接收。



台灣產業在物聯網的發展,若能掌握技術研發、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利用鄰近的中國大陸市場,即能獲得物聯網市場佈局的利益。面對物聯網的勢不可擋,提供物聯網產品服務的廠商,可利用原有的專長技術進行延伸。此外,各個產業應積極尋找適合企業本身特質的物聯網應用,提升未來的競爭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