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閱電子書 你不必再非法download了

記者/陳緯倫

二月我去了趟台北國際書展。一如往年,國際書展吸引不少人來,也看到書商因應數位時代,陸陸續續做了一些改變。其一是電子書的格式:電子書早在網路時代就以各式各樣的型式存在,諸如HTML網路版、WORD檔、TXT檔、PDF,但這幾年以電子書閱讀器為載具的epub檔逐漸受到重視,而被製成APP者也不在少數。

其二是電子筆讀取紙本書:將電子筆畫過搭配的紙本書上的一段文字,電子筆會自動朗讀該段文字,原來紙本書上有細細小小的灰點,用來給電子筆讀取的。辨識技術早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但卻可以與語言學習課程搭配,強化聽力學習。其三是看到了電子書的新銷售模式,過去一想到「電子書」,即聯想到「免費」、「盜版」、「線上看」,對於書商作家而言,印紙本書,就要計算印刷、倉管、物流等基本費用;若改出電子書,一旦被複製,人人可輕易閱讀,卻什麼錢都收不到了。

此次攤位上,凌網科技的HyRead似乎解決部分電子書發展的窘境。做為平台,HyRead先向書商買取電子書籍的版權,再轉賣給全台公私立學校(或縣市立)圖書館。讀者只要擁有該學校(或縣市立)的借書證,即可辦理借閱該圖書館曾購買過的電子書籍。

HyRead模仿紙本書借閱的流程,若某書仍在「館」內,即可點選借閱並下載至「我的書櫃」;若書已被人借走,可以先行「預約」,待前人歸還書後即自動匯入至「我的書櫃」(但一樣要下載,如同預約書回館後一樣要到櫃檯取書)。紙本書有預約問題,是因為館方有購買的書本數量限制,若僧多粥少當然需要排隊預約,電子書沒有數量的問題,為何還須要讓人預約呢?原來電子書也有版權問題,某某圖書館可能只買了同本三冊線上同時借閱的版權,第四人之後自當排隊預約等書歸還。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版權問題,也間接教育一下普天之下的讀者,數位時代之後,「等待」仍然是必要的!

同樣的,各個圖書館均有借閱冊數的限制,也會規定歸還時間;與紙本書不同之處,電子書逾期未還之時,系統直接鎖住該電子書檔案,讀者無法再開啟該書,系統將自動將書籍遞送給下一順位借閱者,不必苦於書籍該到卻未歸。在這個資訊年代,人們很容易忘記透過網路做過什麼事情,因此值得慶幸的是,電子書沒有逾期罰錢的問題。

為什麼該注重這種電子書借閱的方式呢?因為盜版電子書滿天飛,而採取借閱的方式卻可達成「四贏」。第一贏家是作者與出版商,因為出版電子書,可以有版權收入,至少有正規管道可以收到「數位」版稅;第二贏家是「圖書館」,圖書館本來就有預算買書,將買紙本書的部分預算挪向電子書,一來因應行動載具日漸普及,讀者閱讀方式越來越多元,二來不用擔心藏書空間與紙本汙損破壞遺失;第三贏家是讀者,也是最大贏家,讀者可以透過正規管道借閱書籍,而不必再非法下載書籍;第四贏家最終是平台業者,平台業者可以向書商作家抽成。

當然,如果是一本熱門的當期雜誌,你可能也要排隊預約的!但無論如何,你已經不用再下載非法書籍了!請給那些默默寫書的人一個機會。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