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腦內原始碼 資訊自由意識抬頭

記者/吳佳玲


軟體使用自由性的觀念日益高漲,開放原始碼軟體成為一股資訊軟體業興起的新勢力。和一般的專屬軟體相比,開放原始碼以社群開發力量為能量,加上不同的授權條款,將社群集體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開放原始碼軟體在強調自由與開放性的應用環境下,許多知名廠商更強力扶植,以極快速度竄起,成為不可忽視的潮流。



淺談Open source發展歷史


1960年代,出售大型電腦的廠商會將軟體及原始碼送給客戶,可依照自己的需求更改軟體。最先開放原始碼軟體協作計劃的是Linux,由於Linux擁有龐大的開發者,讓有志人士共同設計程式,使得軟體的改進速度比微軟快速。至1999年,Linux更掀起開放原始碼的運動,許多企業為了開放原始碼計劃設立公司,服務範疇包括電子商務、JAVA、資料庫、網頁傳送等程式工具。



認識Open source定義


什麼是「Open source」呢?創始人之一的Bruce Perens認為不受限制散佈原始碼、能衍生新的著作、不得限制商業使用、軟體再散佈須遵照授權條款、授權條款不可專屬特定產品、不得對任何團體或人差別待遇、修改後的程式需用不同編號和原始碼作出區別、授權條款要技術中立、開放原始碼軟體與其他非開放原始碼軟體共同散佈時,不得限制其他軟體的授權條件也要遵循開放原始碼之授權。 


Open source、share source、資訊自由化運動


軟體使用自由性的想法在網路上蔓延,使用者越能融入「共榮、共享、分享」生態圈時,遵循傳統商業模式營運的公司卻受到嚴峻挑戰。這股「開放的力量」改變網路資訊形態,而邁向資訊自由化過程中,也出現許多資訊自由化推手,如RSS共同開發者與Reddit創辦人Aaron Swartz,他長年致力於網路內容免費開放、資訊自由化運動、反對封鎖知識與關注網路中立性等,並成立DemandProgress組織,最著名的活動就是反SOPA/PIPA法案。


Aaron Swartz也熱衷於維基百科的編纂和相關事務,但2011 年他在MIT大量下載JSTOR學術期刊,遭到美國聯邦政府起訴並判重罪,又加上長年受到憂鬱症所困,2013年於自宅自殺,得年 26 歲。Aaron Swartz 自殺事件讓駭客圈到學術圈都掀起熱烈討論,並有不同的反思。


網路的自由搖撼傳統的運作模式,為了推動協作,人們必須分享智慧財產,建立「動態賢能制」(dynamic meritocracy),超越舊模式的階層制,讓創意與資訊可以在組織中不受限制的流動。因此維基經濟學、群眾外包、智慧財產權的話題也掀起網路的另外一波浪潮。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