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電壓晶片「開源節流」 人體發電不是夢

記者/鄭閎睿

你曾經為了電子產品沒電而煩惱嗎?電池就好像是電子產品的心臟一般,但是現今技術研發皆以延長電池壽命,以及降低耗電率為目標,卻忽略了人體體溫即是最源源不斷的熱能來源,透過熱電原理,將熱能轉換成電能,使得體溫發電將不再是空談。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吳誠文表示,超低電壓晶片為高技術整合之系統單晶片,是目前國際研發機構與各知名設計大廠發展之重點項目之一。超低電壓晶片的功耗僅為傳統系統單晶片的一半,此設計原理是利用人體散出的熱能,透過晶片放大轉換變成電能,此技術大大節省了原來的電源消耗,同時達到開源與節流之效。


體溫發電的技術也結合工研院研發的最大功率點追蹤技術(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而且不只人體體溫可行,其更能有效利用於光、電及電壓等各種環境能源。而目前的潛力發展項目有手錶、照明燈具、心電圖貼片等長時間碰觸人體的電子產品,有望成為人類科技發展的新指標。


超低電壓晶片的前瞻與創新性備受注目,包括英特爾與德儀在內的知名廠商皆於近年發表相關技術。而目前工研院也已積極佈局多項專利的申請,盼能與國內業者一同將此技術商品化。吳誠文表示,目前國內廠商交給國際大廠的授權金比政府科技預算還多,唯有掌握關鍵自主技術,台灣產業方得擺脫代工窘境。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