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免費到付費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記者/陳怡君

回顧網路過去多年的發展,「免費經濟」一直在網路市場一直都佔有一席之地,不論是零元手機等行銷手法,或透過廣告模式獲利而提供服務內容,以及以增值的模式,意即少部分客戶付費而支持多數未付費的用戶等,從免費相簿、免費信箱及免費遊戲等網路服務,「免費經濟」都曾經在市場上成為主流,並改變市場的運作模式。


在使用者付費習慣尚未建立之初,「免費經濟」是佔領市場及吸睛的好手法,但是卻是破壞市場的創新。不過隨著網路市場的逐漸成熟,網路服務及商品在日積月累下滲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對產品及服務品質提升的要求,讓消費者也慢慢能習慣好的產品不能完全免費的概念,「付費經濟」的概念因而逐漸建立起來。


許多優秀的網路服務,經常因為以免費的方式進行服務,同時在缺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選擇關站,即使擁有消費者的支持,但若沒有採取收費的模式,無法持續經營的情況不下少數。像是提供行動交往服務的Dodgeball、提供LBS服務的Gowalla以及提供網路書籤服務的Delicious,這些原先都有市場及使用者支持的網路服務,也都因為採取免費服務缺乏資金而選擇賣出或關站。


提供網路付費工具服務的37Signal之一的David Heinemeir Hansson表示,當你跟使用者收費時,彼此間會產生一種奇妙的魔力關係;當使用者一旦付了費用之後,表示他對於產品和服務有了一定的認同感,同時亦有忠誠度的產生,而付費之後會繼續付費的使用者也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為當資料已經放置於服務當中,或是已經習慣此項產品之後,願意再繼續付費的意願也會較高。


根據美國Pew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調查755位網路使用者,其中有65%的網友表示曾經以付費的方式在網路上取得遊戲、音樂及新聞等內容。從此項研究來看,網路使用者願意付費在線上內容的比例上,比大家想像得更多,從網路APP的火紅程度也能逐漸看到付費經濟的發展的可能性。


使用者對於網路服務的需求增加,依賴性也加重,網路服務也不再只能依靠廣告存活,而是能夠因為消費者的付費而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以及更優良的產品內容。不同於以往的網路服務型態,也讓網路環境更加豐富多元,從免費到付費的這個過程,消費者能夠清楚的了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務,只要願意付費就能得到比以往更好的服務內容及品質。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