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 CES 看電視在台推廣情勢

記者/謝君臨

2012年國際消費電子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日前於美國拉斯維加斯圓滿落幕,這場全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商品展覽,是預估未來產品趨勢的風向球。不論是產品的功能、設計與使用者體驗,皆能從本次的展覽中一窺端倪。因此,榮獲「最佳產品獎」的商品,就如同拿到奧運金牌般格外引人注目。而本屆的「最佳產品獎」,即是由LG的55吋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視獲得。


由此可知,未來的電視不僅更輕、更薄、畫質更好,甚至今日用在iPhone 4S上的人工智慧系統Siri,也可能實現在未來的電視上。而當家中最大的螢幕連接上網路,多媒體的影音娛樂中心儼然成型,流暢的網路瀏覽體驗及符合消費者使用行為的直覺性操作,已成為最關注的話題。然而,更加聰明的電視,在台灣消費市場的推廣上,是否將勢如破竹、一如預期?抑或沙發馬鈴薯的被動姿態,讓智慧型電視(Smart TV)或聯網電視(Connected TV)的強大功能無用武之地?從以下的分析中,也許能略知一二。


提供誘因 降低轉換成本


有鑑於政府數位化政策的一再延宕,以及中華電信MOD用戶提昇上的困難,顯示台灣人民對於電視生態的改變興趣缺缺,即便數位化、網路與電視的數位匯流為全球的必然趨勢,卻似乎沒有更強烈的誘因來促成民眾的採用行為,畢竟長久以來人們使用電視的習慣,即為不加思索的純娛樂行為,儘管「聯網電視」號稱奪回了閱聽人的主導權,但閱聽人是否真的那麼積極、勤勞?這點是值得懷疑的。然而,如同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賴志群組長所言,國人對中華電信MOD的冷感並不象徵著失敗,而是在台灣無法找到足以大鳴大放的商業模式。


市場紫牛 階段推廣策略


根據傳播學者Rogers創新傳佈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的採用人數累積曲線,可知新事物的傳佈過程,需要跨越一定的「關鍵眾人」(Critical mass)數目,才得獲致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因此,「聯網電視」的推廣,除了本身的產品力之外,還需制訂分期的階段性目標,並且如同中華電信MOD與奧運賽事結合的行銷策略,產生科技有者與科技無者之間的認知差距,引發潛在使用者企圖消除認知差距的採用行為。


軟體開放 硬體整合


儘管電視與網路的結合是未來不可避免之趨勢,然而在推廣及民眾接受的歷程當中,仍有許多阻礙與必須考量的要素。百佳泰消費電子測試中心的經理何昇遠,即對「聯網電視」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如下的建議:「軟體須開放,硬體須整合」。雖然各家廠商皆獨立開發介面,但仍應導入開放式平台的概念,讓使用者能真正「客製化」自己所需的內容。畢竟,使用者的需求,才是任何新科技產品得以被接受的初衷。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