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盜」脫褲 盜版電子書敲響警鐘

記者/張萱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瀏覽新聞已成為平板電腦使用者常做的事項之一,但僅有14%的受訪者曾直接付費看新聞,另有23%的人表示他們訂閱的刊物會附上電子版本,顯然在大部分的使用者的認知中新聞就該是免費的。


只有認為新聞該免費嗎?使用者在網路上似乎已非常習慣予取予求。自從App微型應用程式以及平板電腦興起後,正要萌芽的電子書的市場但卻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盜版市場給狠狠打了一巴掌。根據美國Attributor2010年的調查,盜版電子書讓美國出版社遭受30億美元的損失。


出版業者擔心繼遊戲、電影與音樂後,他們將成為下一個數位盜版的犧牲者。這讓許多暢銷小說家如丹‧布朗、史蒂芬‧金等都深蒙其害,即使新作的電子書銷售長紅,卻難以遏止幾乎在同步的時間內出現免費的版本並快速流通創造高下載率,讓出版商頭痛無比。


盜版書的範圍已包山包海,除了暢銷小說外,盜版的醫學畫籍與技術指南等專業書籍亦屢見不鮮。另外兒少最鍾愛的漫畫也難逃一劫。許多漫畫愛好者利用「掃描翻譯」將漫畫進行掃描、翻譯、編輯,然後在網路上散播。一些不肖網站甚至集結這些作品,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販賣,重創漫畫的銷售市場。


這樣的猖獗行為也激起了智財擁有者的反擊意識。數十位大陸知名作家於今年發表「三一五中國作家討百度書」,譴責百度網站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而在台灣也有類似活動,例如由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發起,集結多個相關公會和作家九把刀等在立院召開的打擊盜版電子書記者會。


這些宣示型的反抗都遠不如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快刀斬亂麻。因不滿其作品在App store與大陸網站上出現未經授權的版本,因此於2011年八月宣佈停止授權給華文世界,東野圭吾便成為第一位以停止授權抵制盜版的外國作家。


除了東野,美日漫畫出版商聯盟也宣布將對全球30家掃描翻譯漫畫聚合網站提起跨國訴訟,並向美國聯邦當局包括美國司法部反盜版部門等提出協查請求。
其實很多盜版電子書的品質十分參差不齊,常常出現排版紊亂或是錯字連篇的情況。掃描書本不如轉錄MP3來的容易,顯然從實體書轉成電子書技術門檻較高。電子書比起實體書更需著重售後服務與讀者的認同,若業者能提供完善方便且價格合理的產品,相信消費者還是可能掏腰包買單的。這也是除了抗告與消極抵制之外,電子書出版商對抗盜版的治本良方。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