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禱告拜拜全供應

記者/洪千堉


你是否正在煩惱今年的清明掃墓計畫,如何找出親戚們都可以的那天,叔叔是不是在台灣,嬸嬸是不是要去美國了?還要儘量避開車潮,不然塞車的話行程又要耽誤了,時間寶貴。這些應該都是不少現代人的問題,資訊爆炸的年代,帶給我們新的困難,但同時,也替我們找出了新的途徑。


四月到來,除了第一個迎接我們的愚人節外,緊接著便是華人社會當中相當重視的清明節了。清明祭祖是我們的文化習俗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隨著時代的改變,科技的進步,往往被視為「傳統習俗」的宗教活動,是不是有所改變?讓我們一道來看看。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宗教活動進行e化與電子化,舉凡正要到來的清明掃墓。在日本,為了因應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就有業者推出了「電子墓園」,透過電腦或是手機傳送墓園影像資訊,就可進行掃墓、祭拜等活動。更有寺廟提供一種特製的卡片,插入專用的機器後,便可顯示往生者的法號和照片,這兩項服務在日本都受到使用者個喜愛。


除了掃墓外,我們也可以在App Store上找到禱告App,讓使用者可以不用上教堂就可進行禱告,雖然沒有受到梵蒂岡教廷的承認,但確實提供了信徒一個新的管道。有西方的「禱告」App,當然也有東方的「拜拜」App,「好神通」便是一款匯集了羅牌、求籤、祈福活動的App,此外也有許多廟宇網站都有提供線上求籤的服務,廣告年輕網友的歡迎,東港鎮海宮主委洪全瑞先生曾表示,許多年輕人在網上求籤,事後都會來廟裡還願,這都是受到網路化的影響。


電子化、網路化外,更有結合行動科技的宗教活動,日本京都清水寺提供手機聽經文與隔空參拜服務,過去參與法會聽寺廟法師念經都要親自到場,現在只要透過手機,不但可以聽經文更可以即時參與,彷彿身歷其境。


e化的宗教活動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已有一定的使用者與支持者,更受到年輕族群的喜愛。同時,也受到許多人的質疑與批評,就像是梵蒂岡教廷不承認e化禱告。對著手上的iPhone禱告,和親自到教堂禱告有什麼不一樣?e化讓因故無法進行禱告或祭拜的人也有機會參與,e化讓過去被認為是屬於老一輩的宗教活動融入年輕的一代。我們也許該問問自己,宗教行為可以被e化,但此時,是否代表我們的心意也被e化了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