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博物館 知識寶庫新革命

記者/吳政瑩


想要一探海底世界的奧秘嗎?想要了解自然生態的奇觀嗎?或是了解古代文物的典故?現在不用背著大包小包出門,數位博物館帶你上山下海,潛入書海與知識的世界,不用出門也可以學習各種事物,這不是很棒嗎?國內外目前積極推動數位博物館,目標是將知識數位化,並且透過網際網路達成更快速的資訊傳遞。數位博物館不同於一般資訊,他是將統一的資訊匯集之後,以統一窗口對外公開,資源整合之下,使民眾使用上更方便上手。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政府機關和民間機構紛紛利用網際網路,成立所謂的「數位博物館」。其目的在於落實教育普及、科技化、多樣化與國際化等目的,並且將重要的資源數位化,以便典藏。我國政府因應數位學習趨勢,每年致力於線上數位整合與發展,再將這些資訊整合於線上開放使用。另外,數位博物館也包含寓教於樂與健康資訊等服務,例如反毒資源線上博物館愛滋虛擬博物館RTI線上博物館等,提供更多元化的便民服務。


台灣目前由政府機構推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是將國內大型機構數位化,成為數位博物館的一環,參與此計畫的機構包括一些大眾熟知的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九個典藏機構。此計畫自2002年開始,集結國內歷史、記憶、自然、工藝、生態、生活、藝術等,將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數位化,供民眾線上使用,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會針對不同主題進行成果展,更有效地落實縮減數位落差。


截至目前為止,各縣市政府也因應數位化時代,以當地文化成立數位博物館,例如高雄縣文化局的皮影戲數位博物館、台北縣鶯歌的台灣陶瓷數位博物館。各種文化事業也紛紛成立數位博物館,如台灣漫畫家數位博物館等。另外針對特定人士,也匯集了專門的資訊,成立數位博物館,例如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鍾理和數位博物館鄧雨賢數位博物館等。只要有專門的主題,幾乎都可以透過數位博物館一探究竟,可說是相當方便。


台灣推行線上數位博物館已經有一段時間,隨著科技進步,數位博物館內的建設也跟著革新,並推出更多功能,例如故宮讓中國水墨畫「動」了起來。科技結合舊文化,使得數位博物館顯得更加活潑有趣,吸引更多年輕族群願意再回到博物館來,也達到寓教於樂和知識傳播的功能。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