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大視界 電視媒體相關產業的角力新革命

記者/林資傑


隨著3D電影「阿凡達」(Avatar)勢如破竹在全球創下票房佳績,3D技術的相關產品發展再度成為眾人備受注目的焦點;從電視、電影到電玩,無論是硬體生產還是相關內容製作,3D都成為今年眾家業者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著實顯現出這股「3D瘋」的驚人氣勢與其頗被看好的未來發展局勢。


嚴格說來,利用人體左右眼視覺落差產生立體視覺的3D技術並不嶄新,甚至連所謂的「3D電視」都不是近年才創造出來的名詞,早在傳統映像管(CRT)電視時期便已有3D電視一詞。然而,受限於電視系統的播放規格,嚴重的畫面閃爍問題使得傳統3D電視無法被接受,直到近年來相關產業對於高畫質設備及內容的推動,才使得3D電視再度受到關注。並成為硬體生產商的重點發展方向。


對於電視生產業者而言,這波3D風潮可謂是吸引消費者目光、挽救銷售頹勢的救命良方;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消費者對非必要消費開支日益降低,使得業者不得不調整經營發展方針,期盼藉由3D電視將3D影音享受從電影院進入自家客廳,因應未來「宅娛樂」風氣的形成。而電影「阿凡達」的成功,使得消費者對於3D影音的需求提升,業者也期望藉由3D電視來強化藍光(Blu-ray)產品的特性與優勢,以刺激連年略顯低迷的家庭電影市場。


不過,雖然業者態度樂觀,3D電視的現況發展卻仍有太多不確定變數。首先,3D電視至今仍未制定出一套共通的技術規格,各家廠商為搶佔技術專利及發展先機,至今仍為多頭馬車式的各自發展。再者,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雖然已有許多3D電視產品,但最重要的軟體內容卻仍然貧乏。對消費者而言,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內容,難以吸引其購買3D電視。


而對於產製節目內容的媒體業者而言,由於3D畫面的呈現與過去截然不同,從機械設備的更新、拍攝手法及畫面剪輯到工作人員的再訓練學習,3D電視在各方面所帶來的影響環節都十分深遠,事前所需投入的製作成本更是增加許多。面對更為清晰真實的3D虛擬重現,無疑是對媒體業者的重大挑戰。


從消費者的觀點來看,雖然已有廠商提出不必戴立體眼鏡便可觀看的3D電視,但3D影片裡的「2D字幕」要怎麼與3D畫面一同呈現?此外,看3D電視究竟會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3D電視的未來發展固然具備無限可能,但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又能夠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恐怕並非現階段就能斷定。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