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病毒千萬種 這次躲在回收桶

記者/林倩如

電腦病毒就像是一隻變形蟲,藏匿方式也千奇百怪,防毒軟體公司諾頓近日發現,一種「W32.Pilleuz」蠕蟲病毒,其藏身之處就在平日最不會注意的資源回收桶中,只要電腦一開機,就能藉機竊取使用者電腦中的機密資料,呼籲大眾多加注意。


資源回收桶通常為使用者最不會注意有病毒的所在,因此駭客就看準了這一點,病毒一但被開啟,會直接複製到資源回收桶中,並且命名為「sysdate.exe」檔案。接下來會新增登錄表,好讓每次開機時都會自動執行,同時藉機在受害電腦開啟後門,竊取使用者的瀏覽資料並且發動攻擊。


惡意程式「W32.Pilleuz」也是一種傳播方式多樣的病毒,除了可以透過即時訊息、行動儲存裝置來傳播,另外也會自行複製到共享軟體的共用目錄,借用這些共享軟體。像是知名的社交網站FacebookTwitter也曾被駭客所攻擊過,駭客藉由Facebook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來傳送有害的連結給使用者,網友若不小心,將會被導引至假冒的Facebook網站,而被盜取個人安全性資料。


駭客的手法越來越多元,讓使用者防不勝防。防毒軟體公司建議,定期的更新病毒定義檔,也避免點選來歷不明的連結,此外,雖然行動儲存裝置使用便利,但在使用前或下載前,都需先以防毒軟體掃描,確認安全無虞後再打開。事實上,惟有靠使用者多加留心注意,才能確保電腦遠離病毒的危害。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