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或流言? Google Sidewiki的網路共筆夢

記者/張凱耀


Google發表sidewiki(網頁註解)的功能已經將近一個月了,這個企圖構築起全球網路共筆的計畫在台灣似乎還暫時不打算紅起來。雖然這個用來幫助網頁瀏覽的裝置只是隱身在Google toolbar裡,但是細究其本質,我們可以發現,這根本是一個打破疆域的留言/流言系統。


光從「sidewiki」這個名字大概可以知道,這是可以讓網友們自由註解的工具。使用者必須要擁有Google的帳號,還要不厭其煩地擁有Google Toolbar,便可以開始使用。使用者可以在所瀏覽的網頁旁打開一個邊欄,針對該網頁的資訊進行留言,也可以針對文章中特定的段落下註,並且能夠自動標明資料出處。正式版的Sidewiki擁有台灣、日本、俄羅斯等14國家地區語言版本。不僅如此,Sidewiki也可以將訊息同時發佈到FacebookTwitter及email。總而言之,Sidewiki有能力將我們日常的網路瀏覽行為,構築成一個類似於論文寫作格式的行為,又同時能夠像是Facebook或是討論區般與社群互動。


可是,Sidewiki真的能夠像是我們學生時代時,學長姐世代流傳的萬年筆記本一樣將文章重點或問題萃取出來嗎?根據我們的經驗,有時這本萬年共筆筆記的角落時常有學長姐們無心的塗鴉。Google也想到這一點,Google似乎沒有能力阻擋惡意的留言或是漫天的廣告,網友的每一條留言都可以被其他網友評比是否實用,作為出現於邊欄的順序排名。Google選擇將「決定發言權」的權力賦予了其他的瀏覽者而非網頁擁有者是無可奈何的事,也造成了一些重要網頁的評註欄陷入一種人海戰的混亂裡。


雖然類似於Sidewiki的共筆構想過去也有人做過,但畢竟是大神級的Google之作,所能影響的範圍自然不可小覷。知識在廣大的網路之海裡流竄,Google要將個別的網頁轉變成一個個的討論區,其做法當然不能只侷限在某個社群網站裡。但是可以想見的,即便未來出現了一群「樂於評註」的特質的網友,他們卻不是透過某個入口作為一種儀式,一種可掌握的特定行為模式的確立,根本難以將個別行為整合成一種風潮,況且這些人很可能不是屬於一個社群裡。從Facebook的成功便可以知道,這些人若沒有被「社群化」,特定的行為模式其實很難建立起來。打個比方,如果學校沒有了學長姐制度,或者學長姐與學弟妹的關係不強,要有一本萬年共筆筆記的出現根本找不到動機。


網路世界很有趣,雖然某些事很難被社群化,卻非常容易被廣告化。Sidewiki的設計很可能會變成有意義發言者與灌水廣告者、惡意流言的混戰。社群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擋掉些廣告文,且網頁擁有者也擁有權力可加以控管。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發現,當我們有了部落格、facebook、twitter後,若是想在一些文章裡留下些訊息,其實沒有那麼難。


以上當然是將Sidewiki放置在與社群網站同水平下的討論。再怎麼說Sidewiki還只是在Google toolbar上一個免費的小工具,對於網路書寫者而言到底也算是非常貼心的。張愛玲曾說她的文字像是writing on water,像極了我們這些網路書寫世界的工作者。有時我覺得常有一些網路小工具的發明,都只是如此地浪漫又有些恐怖你不覺得嗎?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