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創作網 尋找線上「童化」世界

記者/謝佩君


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使用資訊產品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從日漸興盛的兒童電腦教育、網路創作課程,以及父母、師長對於數位學習與孩子資訊素養的重視,便能見其端倪。除了基本的文書處理外、電腦繪圖、網站或者動畫製作、影音剪輯、甚至是程式撰寫也逐漸納入基本教育的課程當中。不過當孩子盡情以數位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創意時,這些作品是否有合適的專屬網站作為發表的園地呢?


大型的網路創作社群,例如deviantART,有極少部份的創作者為十二、三歲的兒童或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有些父母甚至願意負擔其子女訂閱進階的社群功能的費用,但那畢竟只是鳳毛麟角的案例,而且這些社群網站的性質通常不是為了兒少使用者量身打造。學校單位或者教育機構也許會提供網路空間讓學生上傳,但展示頁面往往雜亂零散,缺乏交流或學習的功能,在茫茫網海當中也很難引起注意。


Sony企業關懷網發行的「童心看台灣」電子雜誌,則由台灣偏遠各地的小學生擔任特派員,培養這些小小記者們以數位器材紀錄生活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以影音圖文的形式刊登在電子雜誌上。社群方面,亞卓市提供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的專屬頁面,舉辦活動鼓勵兒童數位創作,活動參與者則可以進一步使用亞卓Online的社群功能,以寫日記或佈置虛擬房間的方式表現自己,還有遊戲與聊天的娛樂功能,由於亞卓 Online的服務不對外開放,家長不用操心孩子迷失在複雜的網路社群當中。


Kids’ Sapce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作品,圖像或者文字創作一應俱全,而Beanstalke計畫則為這些小小的數位創作者提供創意發想與創作交流的空間,參與的小朋友可以為其他小朋友的文字故事繪製插圖,也可以為圖像作品編撰故事,如此不但能夠鼓勵孩童多方觀摩他人的作品,自欣賞與讚美中激發想像力,更能從與其他國家的小朋友交流中培養國際觀。網站當中也有詳細的說明與導覽,以親切的插圖與淺顯的詞彙教導小朋友如何在Kids’ Space上發表自己的作品,此外還有日文版本。


Kids’ Space建置於1995年,從個人網站成為國際兒童的交流社群,並成立非營利組織。在國內也有私人發起、擁有兒少專屬創作空間的網站,可惜並未以專業化與永續經營為目標,知名度與實用性都大打折扣,雖然有少數企業贊助的線上兒少創作空間,但普遍來說,網路的兒少園地似乎趕不上實體世界中資訊軟硬體的普及速度,也讓國內的兒少數位創作成為網路世界中失落的一環。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