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本質 是網路的再仲介化

特約撰稿/Moai


1969年美國國防部開始佈署 ARPANET,這可算是網路的最早的起源。1980年代WWW被發明,在1990年代中期,使用者已逐漸在增加,商業性的網際網路服務業者(ISP)逐漸成長,開始提供各類型的加值服務。


隨著WWW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的虛擬世界中充滿了琳瑯滿目的網站,豐富、多元的資訊俯拾即是。拜網路之賜,獲取資訊的成本趨近於零,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其跨越時間、不分地域的傳輸特性,網路對於傳統撮和買賣雙方的中間商可能造成威脅,也因此當時學者們紛紛提出電子商務將造成「去仲介化」的預測;事實上,電子商務正如預期般扮演著「資訊仲介」功能,舉凡C2C交易模式的eBayYahoo拍賣,或是B2B的電子市集(Marketplace),都直接取代傳統中間商、貿易商的地位。即便是此時此刻,網路拍賣仍舊是網路世界裡極有「錢」景的重要服務。


那麼,在「去仲介化」之後,網路造成的新變革又是什麼呢?或許很多人會立即連想到「Web 2.0」這個紅極一時的關鍵字。事實上,學者Chircu與Kauffman在2000提出了「IDR架構」,正是闡述「仲介化(Intermediation)去仲介化(Disintermediation)-再仲介化(Reinter mediation)」的商業演變。但IDR架構所討論的,是實體貿易商與具有資訊科技能力之貿易商之間的角力;其探討的「再仲介化」,也是指被取代的貿易商藉由資通訊科技的協助,重新進入市場。


然而筆者想談的則是「網路世界的再仲介化」。


Web 2.0在虛擬世界中掀起波瀾,重燃使用者的期待。但仔細檢視這些被的廣大網友所青睞的網路服務,不也是再仲介化的具體表現嗎?只是,這次的「中間商」不是企業,而是「個人」本身。Web 2.0所謂的社群網絡或人脈網站,就是人際關係的再仲介化。也就是「我透過自己的朋友,去認識新朋友」的概念,無論Facebook無名小站,都是如此。所謂的網路書籤服務,是網路口碑的再仲介化,也就是「我透過自己信賴的網路群眾進行資訊過濾,去發現我願意觀看的內容」的概念。無論是Web 2.0還是網路再仲介化,網路使用者再也不要雜亂無章的資訊,取而代之的,是由口碑與群體智慧形成的決策建議。


網路所承載的資訊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官方的、非官方的;達人的、鄉民的…五花八門的資訊在網路流竄著。如何快速又精準地達到目的,是每一個網路使用者的最大心願!不論使用者的動機是找資訊、找朋友、找生意,都想透過自己相信的中間商找到目標。如同前述,這個「中間商」不是企業,是個人。筆者觀察網路世界的主要「中間商」不外乎二種;其一,是所謂的群眾智慧,就是讓網友來給建議,幫你做決定。其二,正是網路的達人文化。近乎專業水準又平易近人的網路達人,早已具備「喊水會結凍」的影響力。筆者認為,在資訊爆炸的現在,只要能將「再仲介化」的概念具體落實於網路上,就是具有商機的好點子!


那麼,網路資訊再仲介化之後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呢?如同中國老祖宗在三國演義第一回所揭示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網路因其傳播特性造就網路演進的週期性,或許你我都可以試著想想,下一波的「去仲介化」要去除的會是什麼?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