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舊情人的美麗與哀愁

記者/簡義駿


2008年的8至9月間,電視狂打的一則廣告「搜尋舊情人」,藉由十則或詼諧或感性的影片,帶出劇中角色對於舊情人念念不忘的情懷,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以及迴響。而在影片的末端,則附上目前當紅手法的關鍵字搜尋訊息,讓觀眾在網路上搜尋「舊情人」三個字。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連串的活動目的並不在於讓協助眾多網友們找到自己的舊情人,實際進入網址,可以發現活動網頁傳授的「搜尋密技」,例如輸入學校以及姓名的組合,或者輸入常用帳號等手法,說穿了,即是藉由這樣的行銷手法,推廣旗下的「Yahoo!知識+」和搜尋引擎服務。

這樣的手法在Yahoo!奇摩已經不是第一回,先前2004年的「誰讓名模安妮未婚懷孕?」,以及去年的「誰是富商真愛?」,都創下不錯的成績。挾帶著過往成功的經驗,這次的「搜尋舊情人」與前提兩者行銷包裝手法相去不遠,然而這次的活動卻意外迅速落幕,連網頁都悄悄的關閉。

其實這齣戲碼造成的後續討論,就可以知道「舊情人」這個概念已經廣泛受到了大家的注意。然而此次活動最後竟匆匆收尾,卻很可能是非戰之罪—勾起眾多網友不開心的失戀經驗。也因此,網路上出現了一股反對勢力稱之為「反舊情人同盟」,將Yahoo!官方的影片加以惡搞以表達對於這次活動的不滿。以上種種後續引起的軒然大波,其實不難發現多數人所注意和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是否有必要找尋舊情人」上打轉,而不是「怎麼搜尋舊情人」。

乍看之下,活動似乎是失敗收尾,但筆者卻認為或者這次活動才是歷年來最成功的一次。透過搜尋引擎找人其實並非新點子,何需藉由廣告和知識+的大費周章宣傳?而多數人畢竟不可能因為分手而銷聲匿跡、遠走他鄉,擁有對方的電子郵件、地址或是MSN其實並不奇怪,真的會想使用搜尋引擎「尋人」的人應該並不多見。所以重點本就不在「找尋舊情人」這件事,而是究竟活動受到多少人的注意。

縱使活動結束得有多麼落寞,但是,這個活動能夠因此廣泛引起眾多網友的注意不就夠了嗎?當影視名人利用炒緋聞、沾點腥味就能爆紅,那麼用點能讓大家回味也好、抱怨也罷的往事來進行行銷,又有何不可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