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資訊時代的網路經濟法則(二十四) 免費訂價的邏輯

特約撰稿/楊舜慧


今年五月底,政府宣布油價調漲後,為了反應生產成本,物價也跟著上揚。尤其,上班族和學生族,在「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和零用錢不多」的情況下,省錢為「新通膨時代」的最高購物指導原則。但是,低價和免費的商品,往往也讓我們有不理性的消費傾向。大家必須得小心和注意,「零成本的成本」背後「免費訂價邏輯」的強大力量,不只在數位虛擬的商業世界,也在實體的商業世界發生效應,以免「貪小便宜」卻「得不償失」或「因小失大」,因為免費的東西卻付出更高的代價。


當我們在瘋狂搶購,低價和免費的商品時,不得不先停下來,看看最近出版的《誰說人是理性的》《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 ,這兩本探討「價格和生活經濟學」的有趣書籍,不僅讓我們瞭解自己不理性的消費行為,也能夠洞察廠商的「免費」行銷策略和意圖。


小心「免費」背後的隱藏成本


值得我們小心的是,在日常生活大部分的交易中,占比最高的成本往往並非「商品與服務」本身,而是無所不在的交易成本。從廠商觀點來看,物流、人事到店面為主要的交易成本;從消費者觀點來看,往返購物地點的「時間成本」、到四處打聽的「資訊成本」、購物後的「使用成本」…等,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各種交易成本的存在,才能解除廠商「免費」訂價結構背後的「隱藏成本」魔咒。


例如:許多購物網站和網路書店,都推出購物滿一定額度,即享有「免運費」的服務。對於廠商來說,以「免運費」為號召,設法增加顧客的購物量,才能提高利潤;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節省了「物流費」,卻過度購買了原本不需要的商品,負擔了額外的成本。因此,聰明的消費者必須警覺,「免費」是啟動我們衝動情緒的快速鍵,得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再購買,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才會真的比較划算。


揭開表面價格的迷霧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貨比三家」時,除了考量商品和服務本身的功能和價格之外,也必須將交易商品和服務,所需要耗費的額外成本,包括:等待時間、交通費、勞動成本…等,一併納入考量。


例如:我們可能花了許多搜尋成本,才找到最低價的同樣商品,還得花費許多功夫大老遠的跑去買才能購得。這樣的話,到不如省點功夫,就近購買,稍微貴一點的同樣商品。


此外,我們也可能為了使用折價券,卻得浪費許多等待時間,或是忍受人滿為患的情況,降低了購得「商品和服務」的滿足感。因此,價格不是唯一的購物成本,聰明的消費者會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和滿足感,卻最省錢的購物型態。


參考資料:
1.丹.艾瑞利(Dan Ariely) 著,周宜芳、林麗冠、郭貞伶 譯 (2008) 誰說人是理性的,臺北市:天下文化
2.吉本佳生 ,沈幼君 譯 (2008), 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臺北市:天下文化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