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的危機來臨了嗎?Wikipedia的不足之處在那裡?

記者/郭雅琳

繼今年3月大眾百科(Citizendium)推出公共測試版後,Google也即將推出線上百科-knol,前者是Wikipedia的聯合創辦人Larry Sanger另起爐灶,為解決Wikipedia匿名編輯與任意修改兩個不足之處所設立的具名線上百科全書,強調作者責任制,因此必須提供自己的真實姓名才能夠進行撰寫,同時為提高精確度也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為文章品質把關。而後者也強調撰寫者必須具名,並附上撰文者照片以彰顯榮譽制度,若其同意Google還會在文章旁邊放廣告並支付廣告獲利給撰文者。看來Wikipedia似乎碰上了危機,那麼這些新的線上百科出現究竟針對了Wikipedia的那些不足而進行了改善呢?

首先,強調群眾智慧的Wikipedia,使每個人能站在同樣的立足點去進行撰寫的工作,但某些文章的可信度與精確度仍顯得不足;由於網路的進步使得大量低成本的資訊能迅速的流通,相對地也挑戰了所謂「專家」的地位,過去專家所擁有的資訊不對稱優勢大幅降低了,但這不意味著專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純粹地集結眾人來貢獻知識不一定能保證每篇文章內容都具有「智慧」,而Wikipedia中部份領域也因為缺乏專業的撰文者,相對於具有豐富內容的百科全書也顯得較為薄弱,加上有些主題與條目之間品質的參差不齊,若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部分的文章內容可參考的價值似乎不大,當然這些專家也必須在其專業領域「夠專業」才行。

其次,儘管目前必須先註冊成為Wikipedia的會員才能撰寫文章,同時也有一些內容的把關義工,來檢視這些被張貼的文章是否有任何不妥與錯誤來,但針對內容的去蕪存菁與對品質的把關的設計似乎仍顯不足。而大眾百科(Citizendium)的「CZ Constable」監督志工設計,其必須年滿25歲並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以對文章內容與品質進行守門的動作,而經過此道步驟的文章皆會被標示為「CZ Live」,以區隔其他尚未受到監督的文章,同時這些監督志工也有封鎖不當撰寫者的權力;相較於Wikipedia的開放策略,能避免一些錯誤資訊的散布,讓資訊的精確性與可信度提高,但相對地也可能降低了使用者提供資訊的意願,以及資訊流通的速度。

而面對爭議性內容的處理,Wikipedia常常流於類似BBS上的「flaming」(網路戰火),成為各執一辭、各說各話的無頭公案,因此,Wikipedia就不得不把這些內容凍結起來,儘管原本的處理方式是力求公平的將每個有爭議處與反應爭議者的聲音反映出來,也就是以中立的立場來面對各種不同的意見,但很多時候這樣的原則很難去執行,加上有些爭議者將他們的經驗與觀察列出來以支持其觀點,但這些內容在Wikipedia上是被忽視的,因此Wikipedia被質疑其對於爭議處理的水準。而後來推出的線上百科全書就針對了Wikipedia這些不足之處進行了改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