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商務客製化 使用者才是王道

記者/洪于凡

根據顧問公司 Ovum 的預估,2007年全球無線網路的行動商務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美金。如此可觀的市場規模,引得全球各國莫不全力投入行動商務的基礎建設,業者也積極開發新的應用服務。

市場上推出不同類型的的行動服務,主要可從企業與個人兩個層面說明目前應用服務的類型。對於企業來說,首先,在客戶服務的部份,企業可以利用行動技術提供個人化的資訊、廣告與服務,例如,在理財資訊服務上,國內業者推出可以隨時掌握股市交易資訊的理財 PDA,讓投資人隨時掌握所投資股票的最新行情,也可以在上面直接下單;在房屋仲介服務方面,有業者將所有服務系統匯整成為「M化房仲數位整合平台」,提供PDA數位經紀人、手機行動看屋及手機簡訊即時通知等多元化服務;銀行業者也提供快速方便的作業系統,讓消費者可透過手機進行繳費、轉帳、購買股票等金融商品的服務。

其次,廣告詞「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公事」,正貼切說明了行動服務為企業員工帶來的便利性。結合通訊、視訊、行動網路與行動設備,讓企業可以進行工作管理、問題處理和任務派遣等工作,即使員工外出,員工也可以利用手機等行動裝置收發信件、進行視訊會議等等,不會遺漏任何客戶訂單或是關鍵的商務時刻,行動服務使企業的運作更流暢。

在滿足個人娛樂需求上,行動商務應用到個人服務的項目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是將網路服務轉移至手機平台上,例如入口網站Yahoo!、Google提供搜尋引擎。面對影音串流與行動服務的整合,YouTube與美國最大行動電話服務業者 Verizon Wireless合作,提供手機用戶下載收看網站影音內容。MySpace則是讓消費者利用手機書寫網誌與拍攝即時影像之後,可以隨時上傳至影音平台。除了網路服務,手機還可以讓每個人即時收看電視節目,例如遠傳陸續和公視中視華視等電視業者合作推出行動電視試播服務。

行動服務種類五花八門,但9月20日專欄文章「我們要什麼樣的行動服務內容?」也點出現今發展的問題,行動加值服務內容必須不同於固網的加值應用服務,簡短、清楚的數位內容才能符合行動應用的條件。此外,消費者瀏覽行動商務網站都需要付費,在還沒得到任何服務前就需付費,對於永遠要求免費的消費者來說,網路上有取之不盡的資訊與服務,何須再使用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多負擔一筆開銷呢?

但祭出免費牌,導致業者營收利潤降低,讓業者打退堂鼓也並非是長久之計。未來應重新審思行動商務的定義,對企業而言,行動商務的建置已是維持企業競爭力不可缺少的工具,未來可以朝兩個重點發展:地點的機動性和時間的急迫性。只要交易本身在時間上有急迫性,或是在地點上有機動性的需求,就很適合行動商務的導入;而在消費者部分,最重要的是,行動服務必須從個人化的角度出發,掌握方便、迅速與客制化之特點,這正是行動商務將成為未來市場趨勢的重要概念。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