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是房地產最佳的輔助工具 最終交易須靠信賴

記者/黃伸閔

房地產存在著「七年一次景氣循環」的週期,掐指一算,走過民國90年的低點,逐漸邁入房地產的復甦期,房地產的廣告量持續在各媒體加重力道,週六、日報紙的廣告版面幾乎被房地產廣告攻佔,而對於網路媒體的挹注也日益加重。

房地產是相當長久「傳統」產業,多年來也衍生許多商業模式,不同的商業模式應用,在網路上可以分為不同定位的網站,例如房屋的租賃與銷售,或是房屋的新舊可分為新成屋的代銷,例如甲桂林、新聯陽等代銷公司,與二手屋的仲介,如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另外,可偏向公共服務或法律諮詢、考試查詢的網站,如地政處網站,相對也有商業性質的網站就是要銷售;也有新聞資訊提供為主,如蘋果日報,也有原生網路,如網路地產王,多數偏向混合型的網站設計。總言之,不同的銷售物件、提供服務及目的,網站的設計有些許的不同,但多偏向混合型的設計。

不管是要租房子或是買房子考慮的要素很多,包括屋況、格局、地點、採光、交通、公園、校區、價位等作為初步的篩選,也由於價格較高,需要更多的時間蒐集資訊、比價,才可以最好的決定,網路媒體被定位為最佳輔助媒體,免除了東奔西跑的看屋的處境。另外,看屋最重第一眼的感覺,省去業務人員的殷勤獻策,直接切入有興趣的房子,作深入討論,減少因衝動而選錯屋的機會。但這個「最佳」輔助工作,是很少因為網路作成交易的。

有可能網路上交易嗎?有。如同上億元的遊艇、上百萬的汽車,數千萬的豪宅當然也可以上網標售,「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難保建商為了打響知名度,辦個新屋網路競標。當然,網路交易經過數年成熟,首先是習慣建立的問題,另外就是技術方面的加強,目前的多媒體、VR環境等,不成問題,接下來就是談信心,消費者是否能信賴在不見對方下達成交易,尤其是數百萬的交易,不只是習慣更是對人性的信賴,這是需要時間。可以先從線上預約或線上諮詢、付款諮詢等以服務代替交易,建立客戶的信心,乃至於價格透明化,建築施工環境透明化等,或許線上交易房屋不是幻想。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