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新應用-Kiosk,互動式多媒體資訊站

記者/馬瑞璿

Kiosk,源自於古老的土耳其話,其最早的意義是「放置在街邊上,無人看管的報紙販賣亭」,而其延伸出來也包含有「票亭」等意義。這最古老的用語,卻在今日的現代科技中,誕生了新的意涵,也就是「Kiosk-互動式多媒體資訊站」。此外,它亦有著其他不同的中文翻譯名稱,如公共資訊站、自助資訊站、導覽機、電子便利站等等。

近來許多的公共場合,如機場大廳、車站大廳、旅遊景點等都可以看到Kiosk機台。Kiosk最早是由一家美國專門處理商用電腦軟硬體應用服務的公司 CompuSave 所推出。CompuSave於1980年代,即推出Automated Discount Warehouse Machines商業整合應用機台,當時一共建置了500台觸控式Kiosk,遍及於美國中西部以及南部的超市。

在功能應用方面,如同Kiosk最早的意義一樣,Kiosk並不需要相關服務人員對此機器進行管理,完全由消費者自行利用Kiosk機台針對自己所需的資訊進行檢索。更詳盡一點地說,Kiosk是一種自助服務設備,主要整合了各種軟硬體設備以影片、圖片、文字、音樂等多媒體資料庫存取的互動環境,提供產品販售或是資訊提供的服務。Kiosk可結合網際網路導覽系統、售票機及線上購物等多種電子商務功能,並可同時使用ATM(自動櫃員機)與信用卡等付款方式。消費者在Kiosk上可以查詢資訊,並可進行購物、繳稅、預購票卷及商品等交易,此外,消費者還可以Kiosk中下載數位音樂及所需的軟體。今日大多數的Kiosk主要的功用在於提供資訊給消費者,如具有查詢導覽功能的旅遊景點公共資訊站、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刻表提供,或者是百貨公司提供的電影時刻、商品相關資訊的公共資訊站,都屬於Kiosk的發展應用。

長期研究Kiosk市場的 Frost&Sullivan Research 調查研究公司將Kiosk的類型依據產業用途劃分為主要的五大應用領域,分別是零售業、政府機構、金融產業、旅遊運輸及娛樂產業以及通訊之互動式Kiosk。根據此機構所做的研究資料顯示,全球Kiosk數量分布以零售業所佔比例最高,政府用途次之,接著是金融以及旅遊運輸用途的Kiosk。

目前應用Kiosk機台的市場,以北美地區為大宗。根據 Forrester 調查公司今年五月發布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北美公司中,其中有42%早以投資Kiosk相關機台,其中更有15%的公司編列了比前一年更多的預算來購買Kiosk。營業額在10億至50億美元之間的公司,有35%的公司會於2005年設置Kiosk相關預算,而營業額低於10億的公司,則有18%願意投資Kiosk。這些公司不論規模大小如何,都發現了Kiosk的好處,包括節省成本、突破既有營運模式的限制、帶動營收成長、讓顧客有更多元的互動模式可以選擇等。

Kisok提供了消費者許多新的互動方式,但是消費者的使用程度大多數僅停留在資訊查訊方面,且使用頻率並不若想像中的來得高。但就整體而言,因應全球自助服務的新趨勢,Kiosk仍然會不斷推出許多新型態的整合性服務,以求突破人力服務的侷限,讓更多實體服務可以透過Kiosk創造出新的附加價值服務。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