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競爭力到個人競爭力(下篇):個人競爭力如何深化?

特約撰稿/蘇登呼

請先看看下面數字。國內碩士班在學人數,晚近10年,由3萬多人爆增到13萬多人!碩士在職專班亦不遑多讓,學生人數5年內增加7倍。顯而易見,隨著個人競爭力的受重視,自然有一股力量催促個人去拿學位、考證照、拚經歷、養人脈、以及不斷進修新知。只是,當我們跟隨大眾腳步去追逐這些「競爭力來源」的同時,背後隱藏的卻是一窩蜂可能帶來的微利陷阱。

想避免或減少一窩蜂可能帶來的微利與更辛苦,你必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門檻,讓別人無法輕易跟你同台競爭,或即便同台,也搶不了你的風采。那麼,我們如何提高門檻,深化自己的競爭力?

培養「進階(advanced)個人條件」

並非所有的學歷、證照、人脈、經歷及專長都是等值的,這裡面有價值高低與取得難易之分。有些條件不易取得、擁有者少、模仿不易,但對工作表現與企業績效有實質貢獻,這些都是所謂的「進階(advanced)條件」。擁有進階條件自然會提高別人跟你競爭的門檻,例如在知名大型外商公司工作所鍛鍊出來的膽識、視野、專業能力與工作態度,往往是本土企業的工作歷練難以企及的。考同樣的證照如托福,一個電腦測驗考260分的人,當然比考200分的人,在英語能力方面,較易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

進階個人條件充分展現了「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原則,不但可凸顯出你勝過他人的優勢,也能減少跟大眾短兵相接、直接捉對廝殺的機會。

建立「個人條件系統」

折斷一隻箭容易,折斷一把箭則難。

除了進階個人條件,你也可以透過「個人條件系統」來深化自己的競爭力。個人條件系統是透過多種條件彼此間的連結與增強,來提高競爭優勢。當你只有學歷一項條件,則其他人透過進修或是其他條件,很容易就跟上你或超越你。但如果除了學歷,你同時還擁有證照、人脈、情緒管理能力、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等條件,此時別人想一下子擊敗你,就沒那麼容易。

個人條件系統可視為是進階個人條件的一種變型,不過它強調的是透過各種條件之間的橫向連結與增強,來建立你的條件深度。當然,個人條件系統中也可能包含進階條件,如此該個人條件系統就兼具質與量的優點,其跨入門檻將更高。

筆者有位朋友大學讀中文系,之後到美國一般的大學取得電腦科學碩士。回國後這幾年,她一直選擇留在南部本土小型資訊公司服務,由於對工作一向盡心盡力,因此頗受客戶好評。這段期間,她也考取了少人擁有但企業需求日益提高的CITRIX軟體(一種整合各種網路平台、保障資料傳輸安全性的工具)證照。雖然她的學經歷不算太突出,但透過CITRIX軟體證照、學位、經歷和工作態度等所組成的條件系統,使得她短短幾年內就成為頻頻被詢問挖角的對象,其中不乏大型企業如台灣IBM

此外,要注意的是,個人條件系統的建立不能散漫。東抓一點,西抓一點,終究會一事無成,因為全方位就是沒有方位。你必須有方向、有組織地建立你的條件系統,例如筆者朋友無論學歷、經歷、人脈或證照,主要都跟資訊科技運用有關。如此個人條件系統才會聚焦,形成你的特色與利基點,凸顯出你的專長及能力所在。

持續更新個人條件

長期來講,無論是進階個人條件或是個人條件系統,都非絕對安全的保障,因為都可能被他人日後趕上,或是時間一久,就業市場上累積了相當數量的相同條件競爭者。即便他人仍不易模仿這些條件,也可能因整個產業演變或科技進步,使原本的能力條件價值降低,甚至遭到淘汰,被新的能力條件所取代。簡言之,目前有價值的進階個人條件或是條件系統,並不能保證它們未來依舊有價值。

對此,個人必須持續更新自己的個人條件,較佳的作法是個人定時自我檢查與更新,主動淘汰掉不合時宜或已不具競爭門檻的條件,並設法取得具「未來性」(未來市場有需求)的條件。為什麼要定時自我檢查與更新?因為如果等到外界告知你你的條件已經不夠或不適用,通常情況已緊急,此時要回應將異常辛苦。所以說,你最好以「預先回應」(proactive)取代「反應」(reactive);領先變動,而非亦步亦趨、辛苦吃力地回應變動。

以「差異化」及「創新」取代「盲從」

本文所提出三個深化個人競爭力的方法,背後的共同精神其實是差異化與創新,而這兩者正是主治一窩蜂微利毛病的良藥。筆者以為,個人當然可以跟隨大眾去拿學位、考證照、拚經歷、養人脈、以及不斷進修新知,但不該盲從,取而代之應是講求差異化與創新的策略思考。

腦筋動得快的讀者也許會這樣問:如果大家都知道要差異化與創新,這是否又是另一種一窩蜂?請放心,即便大家都知道,能做到的人依舊有限,畢竟差異化與創新是需要下工夫與接受挑戰的。

所以,你是知道但做不到的人?還是知道也做得到人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