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商務齊步走 同心協力渡難關

記者/劉盈秀

因應全球化的潮流,為擴大市場範圍,提升企業競爭力,以資訊分享為主要概念的協同商務模式,儼然成為全球商業體系中,日趨主流的合作模式。然而協同商務只是一個概念,如何在企業內與企業間落實,一些國際組織紛紛提出定義與發展步驟。至於協同商務該如何進行?與電子商務有何異同?實施企業間的協同商務該注意哪些事項?也是伴隨而來的討論議題。

國際組織VICS(Voluntary Interindustry Commerce Standards,
自願性跨產業商務標準協會)於1996年即提出並申請專利的協同商務發展模式CPFRR,該模式內涵就是分屬於三個階段,共九個步驟。介紹如下:

規畫階段:1. 擬定協同合議

2. 買方賣方建立協同商業合作計畫

預測階段:3. 建立銷售預測

4. 確認銷售預測異常狀況

5. 共同解決異常項目

6. 建立訂單預測

7. 確認訂單預測異常狀況

8. 共同解決異常項目

補貨階段:9. 訂單產生

以上九個步驟形成連結循環的四個構面:策略性計畫(Strategy & Planning)→
供應鏈管理(Demand & Supply Management)→ 執行(Execution)→
分析(Analysis)。而這四個構面恰好符合另一國際組織GCI(Global Commerce
Initiative)所提出的協同商務七步驟模型的後四步驟:

1. 共同資料標準

2. 單一品項登記

3. 品項資料同步

4. 協同執行管理 (Execution)

5. 協同供應鏈管理 (Demand & Supply Management)

6. 協同銷售推廣計畫 (Strategy & Planning)

7. 協同研究產品發展 (Analysis)

國內深富輔導企業e化經驗、同為VICS會員的聯合通商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文蔚借用Shoshanah
Cohen 和 Joseph
Roussel曾說的「把供應鏈視為一項策略資產」,提出「把協同關係視為一項策略資產」的說法。他認為企業間在進行協同商務時,「共同預測」是最重要的階段,是故在VICS所提出的CPFRR中,預測階段反覆確認「銷售」與「訂單」異常狀況。薛文蔚說,預測本來就有風險存在,再縝密的計畫都無法預測到所有狀況的發生,但是可以在危機出現前就訂立遊戲規則,設下處理異常狀況的反應措施。雙方拿出誠信共同遵守,共同面對,才是協同商務得以持續運作的重要基礎。

例如國內的電腦零售業者僑品電腦,與其供應商聯強國際,即在雙方EDI建置完成後,推動協同商務模式。3C產品科技日新月異,生命週期短,又單品價格高,堆積庫存容易造成極大損失。過去聯強國際只負責出貨,滯銷庫存的損失必須由僑品電腦吸收,成為僑品電腦經營上一大負擔,無法成為強勢通路,相對影響聯強國際銷售情形。透過協同商務的運作,雙方必須共同負擔滯銷所帶來的損失,產生上下游共榮共存的生存機制,透過銷售資料的共享,僑品電腦減輕庫存壓力,聯強國際也節省原物料的投入,創造雙贏局面。

薛文蔚強調,沒有經過協同規劃的作業模式不能算是協同商務,雙方必須拿出誠意來整合兩造公司的企業流程,創造雙贏的局面。協同商務不等於電子商務,然而沒有e化的協同作業不能算是協同商務,e化算是一種驅動力(enabling),讓交易伙伴得以電子化交換資訊,進一步利用共享的資訊,進行共同規畫、預測、分析,才是協同商務的真諦。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