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競爭力到個人競爭力(上篇)

特約撰稿/蘇登呼

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二十一世紀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改善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知識與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在知識經濟興起後,成為當紅課題。然而,在知識經濟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同時,企業內部也逐漸發生變化。以前人們習慣討論如何改善企業競爭力,現在則有愈來愈多人關心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兢爭力。

個人競爭力逐漸受到重視

我們可以從熱門商管雜誌的封面主題窺知這股趨勢。以往這些雜誌的封面主題大都圍繞在企業、產業或國家競爭力的議題上,但是眼尖的讀者或許已發現,晚近有更多跟個人發展有關的主題躍上封面,例如「人脈存摺」、「第十名狀元」、「靈魂自由人」等。這些主題關心的是企業中的個人,如何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組織與社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增加自己成功的機會、讓自己更有自信地面對工作及生活的挑戰。

雖然企業競爭力依舊是商管雜誌與企業最關心的議題,但無可諱言,個人競爭力所獲得的重視程度,晚近有加溫的趨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演變,大體上跟幾個因素有關。

「好」工作難尋,人們持續加碼投資自己

首先是大環境的壓力。經濟不景氣與廠商外移大陸等地,使得工作機會減少。在「好」工作難尋的情況下,不安與焦慮的人們,不得不加碼投資自己,大學畢業後繼續考研究所、學歷若仍不管用則拿證照……。人們不斷累積自己的條件並且等待,希望能獲得理想企業的青睞。

不幸的是,在今日,進入企業後,常是另一段投資加碼競賽的開始。

企業組織的推波助瀾

企業競爭比過往激烈,許多企業紛紛中箭落馬,要不就是陷入微利的惡性競爭。為了節省成本及提高效率,許多企業裁員後改以約聘人員替代、用年輕便宜的員工取代資深員工、增加工作量與工作規定但不增加薪資福利……,這些作法,將企業與員工之間看不見的「心靈契約」,一點一滴慢慢撕毀。而隨著社會普遍瀰漫一股進修的氣氛,組織內的升遷條件也跟著提高,同事間的競賽則愈演愈烈。

擔心被裁員、被取代、被列入工作表現不佳的黑名單、或是與同事競賽時被比下來,許多人不得不重上戰場,努力拿學位、考證照、養人脈或是不斷進修新知。人們在心中暗自忖度:希望被裁的,是別人;保有工作甚至升遷的,是自己。

讓自己選擇企業,不讓企業選擇我

社會與組織的壓力,增強人們持續提升自己的動機。但除了這些外部驅力,今日的組織工作者也因民智大開,不再像過去般只想依附在組織底下。這股內在驅力,也助長了「進修才是王道」的社會氛圍。

網際網路及各類資訊科技的發達,使今日人們取得資訊比過去方便很多。台灣高等教育的入學門檻年年降低,取得學士學位,甚至某些碩士學位,也都比過去容易得多。當教育程度提高、接收的資訊量增加、以及企業的真實面被諸如《呆伯特》等書籍媒體一一揭露,人們愈來愈會替自己著想,希冀能過更好的生活。人們不甘於被現狀及組織綁住,成為組織目標的奴隸,反倒希望透過個人競爭力的提升,讓自己成為選擇企業而非被企業選擇的人。

於是,不只是企業對員工愈來愈嚴苛與無情,員工也學聰明地不再對企業施予天真的忠誠。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情份」愈來愈少,現實考量的「利害」愈來愈多。

企業與個人不得不回應的挑戰

毋庸置疑,企業競爭力永遠會是企業最關注的焦點,但面對個人競爭力逐漸抬頭的這股趨勢,企業必須重新審視以往激勵員工的作法。除了金錢等物質報酬外,在看不見的心理報酬中,企業應思考如何讓員工從工作中,察覺到個人競爭力的持續累積與提升,尤其是自我成長的感覺。

不過,企業也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不論是企業培養或是員工自己進修,當員工羽翼豐厚後,他就可能離你而去,如果你無法提出更好的條件留住他的話。當然,如果能設計一套機制,讓員工進修後,除了提升個人競爭力,也能增長企業競爭力的話,則是再好不過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企業,現在都在做知識管理的原因,這樣在員工離職後企業的損失能儘量減少。只是知識管理對於員工真正有價值的隱性知識的留存效用,仍待突破。

而面對個人競爭力愈來愈受重視的這股趨勢,個人該怎麼回應?你當然可以跟大家一樣,努力去拿學位、考證照、拚經歷、養人脈、以及不斷進修新知。可是歷史的經驗不斷告訴我們,一窩蜂的結果,通常只會帶來微利與更辛苦。這是不是說,隨波逐流做這些事就沒價值了?我們該怎樣做,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未完待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