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知識庫-Yahoo!奇摩知識+每個人都是小老師

記者/高郁婷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有問題!」到網路上搜尋解答已經是許多人的第一個反射動作。然而網路上的資訊爆炸現象,卻經常讓使用者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缺乏效率的搜尋動作與搔不到癢處的資料上面,因此具有分類與統整特性的「網路知識庫」就由此誕生。

在國外,從2001開始對外啟用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發展至今已有相當的影響力。這個開放由網友自由撰寫、編輯、修改的公開寫作計畫,在去(2004)年5月甚至與GoogleiTunesBBC等網站一同獲得網路奧斯卡-Webby獎。這個無國界的超級大百科,每天正以兩千個新詞條的速度成長。其中最多的是英文,共有二十六萬多筆、德文也將近有十萬筆,都超過市面上的大型百科全書。而日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西班牙文、世界語(Esperanto)及中文也都超過一萬筆。目前已有超過一萬四千多位註冊過的「維基人」,而每天維基百科都能吸引超過六十萬的使用者。

在台灣,由第一大入口網站Yahoo!奇摩所新增的網站服務項目-「Yahoo!奇摩知識+」,則在2004年12月1日正式上路。善用既有Yahoo!奇摩會員資源與網友已成型的使用習慣,至截稿前網站上的知識數量已經累積至2,617,101則,發問完成率也達到95%,幾乎是有問必答。標榜著可以讓網友們輕鬆地做問答互動,藉由眾人的經驗與專長,在問與答的討論之間,幫助使用者找到滿意的答案,知識+具有:問答方便,集結眾人知識、搜尋知識,精確有品質、管理知識,輕鬆有效率、等級點數制,累積網路聲望等四個特色。

由於Yahoo!奇摩知識+有獨立的點數制度,因此原Yahoo!奇摩的會員需通過知識+系統的認證才能使用完整的功能。在完成首次檔案啟動後會員即擁有100個點數,之後不管是發問、回答、發表意見、獎勵與處罰,在「知識點數表」都有相關的點數使用規定。這樣不收費的新形態「榮譽問答服務」,正盛行於亞洲許多搜尋引擎,讓網友沒有做白工的感覺,也鼓勵他們持續在知識+中藉由點數的累積與其他網友的認同,建立起新的使用習慣與交流社群。然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知識+的使用規範當中,明列了「Yahoo!奇摩保留未來對本服務收費的權利」。

在一份Yahoo!奇摩知識+於五月份針對使用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的使用者每天至少到知識+報到一次,而且每次均停留超過30分鐘以上。對於問答知識的實用度,則集中於增廣見聞、吸收新知的項目上,認為能應用在生活、工作、學業上排名第二,顯示並非所有網友皆會將知識+所得訊息使用在正式活動上。調查結果中也提供使用者提問與答題的技巧,同時可明顯看出,使用者願意在知識+回答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經驗的分享與幫助他人的成就感,此亦為榮譽問答服務能夠持續實行的因素。

眼尖者可在Yahoo!奇摩的首頁看到同為「+」系列的「Yahoo!奇摩生活+」。相較於知識+,生活+所提供的資訊集中於食、衣、住、行、娛樂等新知與商家的介紹,網頁廣告也使得生活+感覺較知識+為商業化。無論如何,從Yahoo!奇摩知識+與生活+的出現,皆可嗅出台灣正趕上網路知識庫的潮流,回答問題不再只是老師的義務,人人都可以是網路上的小老師。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