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部落格 社群力量大!

記者/錢克綱

部落格可說是一個以「網路社群」為主要號召的文化型式,與其他網路媒體相較之下,部落格呈現了更多的個人風格,部落客(blogger)往往透過洗鍊的文字或精緻的圖像,與瀏覽者間形成忠實的個人化社群。然而,這與部落格的原始精神或許有所差異:作者提供第一手的觀察,以文字的型式呈現,讀者逾越「讀者」的位置,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嘗試延伸、討論、激辯。誰是原始作者,或者原始作者的魅力反而不是優先考量的重點。另外,眾多部落格彼此之間的連結,跨越國界、種族之界,所集結的集體力量足以撼動主流媒體。

然而行動部落格(moblog)在科技基礎漸臻完備的前提下,特別當輕便的工具如手機的使用,照相與圖像傳送的限制逐漸降低之後,行動部落格的門檻又往下修正,對於「部落格式」的網路社群及其衍生的文化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轉變?可以確定的是,即拍即傳的影像才是行動部落格的主要特色。此外,影像的跨文化、語言的特質,正是最清楚明白的陳述。只要隨身攜帶照相功能的手機,看見生活週遭的有趣素材,馬上將其轉變成部落格裡的題材,更加速了出版的流程,原汁原味的影像生活馬上在讀者眼前呈現。

因此,行動部落格所型塑的社群文化,將會更偏向圖像化與去疆域化。圖像化的條件是照相與傳輸的門檻下降與文字輸入的門檻提升;而去疆域化,雖然早在網路時代來臨時便早已宣稱過,但語言與文化的門檻限制,猶如「牆壁上開了個小裂縫」僅容許部份人士通過。對於國境之外的心理或社會距離遠遠大於網際網路縮小後的物理距離,「世界村」或顛覆權力體制的理想即使不是空想卻也不脫「神話」的行列。「行動化」正是向前邁進的一個階段。

Hitop Nation為例,網路的跨國界特性,使得世界各地的使用者能夠在網站上分享跨文化的影像。「集中式的介面,但卻有分散易讀的內容」長期吸引了許多使用者的關注。然而,行動部落格的實力卻不止於此,集結社群間的能力,足以讓「眾人的力量」如地下莖般的盤根錯節。英國的部落客Gavin Sheridan以立即傳送照片與文字,呈現國會議事裡的辯論與爭吵。除引起廣大社群的迴響外,連平面媒體也不得不注意。在資訊對等流通的前提下,參與式民主或公民新聞學才有發生的可能,而公民的社群正是可能性發生的條件之一,而集結成群的公民也始終是統治者最恐懼的情況。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