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家庭的困境與可能

記者/錢克綱

數位家庭(digital home),雖不是一個新概念,伴隨著科技技術與科技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數位家庭與數位生活的浪潮早在國內外,各大廠商的推波助瀾下,以鋪天蓋地之勢席捲開來。如果說「真實」的必要條件,是人們的普遍相信。那麼,數位家庭願景的實現已不是空想。

追溯數位家庭的緣起,最晚在1996年Bill Gates的著作《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中,便已具體描述資訊科技結合網際網路,將創造有史以來最大的生活革命。但是,類似「人類將因科技的進步而產生劇烈的階段性轉化」的宣稱,多年來仍舊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遲遲未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一、 標準不一,缺乏共同平台
各家廠商因為各種考量,軟硬體的標準規格並未統一。而這樣的問題,便體現在手機、數位像機、電腦等平台融合的能力上。或許有人認為,經過市場自由競爭所「生存」下來的規格或標準,理當成為普世規範。然而,參與競爭的廠商跨越國界,各國又有不同政治與利益考量,國家力量的介入維護國內廠商生存,勢必會「阻擾」規格統一的過程。?了應付不同區域或國家的標準,增加的成本支出將排擠投資意願,消費者在不同品牌間的傳輸障礙亦降低購買欲。

二、 能否普及,價格關鍵
數位家庭的概念,大眾市場早有耳聞。然而真正身體力行去大規模購買這樣的產品,又是另一回事。很大的原因,在於價格的難以親近。而這也是前面所提及因為標準不一,各廠商對於真正進入量產階段遲遲觀望所造成的。在價格上可以突破,是可以預期的。然而真正的重點是內容開發,才是消費者會不會認知到有這種需求的關鍵。政府原本宣示2006年全面回收類比頻道政策,就屬此一考量。然而,最心的發展卻還得等上一陣子。

三、 技術-維修問題
如果真的排除上述的發展困境,家庭全面數位化後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首要在於「操作的難題」。全面數位化的電子器材,勢必不能像PC一樣面對一大堆按鍵或選項,必須讓消費者明確的知悉如何使用想要的功能。面對一疊說明書是難以讓人產生一窺奧祕的欲望。其次,過去的家庭電器維修部門扛起這樣教育消費者與排解疑難的責任。進入數位化的家庭後,能夠適時的銜接起來嗎?再者,宏碁雖已推出)「數位宅修服務」,本質上與傳統水電行相距太遠,缺乏親近感,如何改變這樣的家戶/使用者習慣呢?都是「數位家庭」概念產業亟需思考的課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