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不理性,行銷近視症

特約撰稿/蘇登呼

2003年5月來台發行的香港商《蘋果日報》,經過一年多的攻城掠地,每日發行量已固定在50萬份上下,今年10月更宣佈其閱報率已超越老字號的《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在台灣日報市場排名第二,僅次於《自由時報》。「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看蘋果的『八卦』報導?這些人真是不理性!」幾位媒體朋友在閒聊時透露出這樣的不解與無奈。然而,蘋果的讀者真「不理性」?光靠讀者的「不理性」,蘋果就可取得這樣的成績?

就筆者個人觀察,蘋果的崛起,是因為她抓到幾個大環境演變的有利因素,且懂得利用機會,順水推舟。

首先,普及率高達8成以上的有線電視以及發達的網際網路,使多數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已習慣彩色、影像、短文的新聞接收方式。蘋果抓住這點,用「電視新聞」的方式做報紙新聞,鮮豔的色彩、大張圖片、大塊標題與簡潔的文字報導,擄獲大量年輕讀者。其次,台灣政壇藍綠長期惡鬥,許多人逐漸對政治寒心與冷漠。幾個主要的大報,偏偏又藍綠選邊站,報導仍以政治新聞掛帥。於是一批不滿的讀者,流向了主張政治立場中立的蘋果。同時,蘋果揭弊與敢言的調查報導、實用的消費資訊、以及豐富的娛樂體育新聞,也滿足了現代人紓解苦悶、追求放鬆的需求。而別的不談,10元一份的蘋果,份量卻多的像一本雜誌,對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划算的交易!

所以,無論從心理因素、資訊需求或經濟考量,消費者買蘋果絕非不理性的行為。蘋果的崛起也不是「八卦新聞吸引人」這樣的簡單邏輯,就可以解釋的。

1975年,學者Levitt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提出膾炙人口的「行銷近視症」(Marketing Myopia):企業過度注重於它的產品,過度產品導向而忽略了市場環境與顧客需求的改變,使企業因產品過時而落入衰退沒落的地步。換句話說,企業只看到組織內部的生產,卻忽略外部環境的變化;只想到眼前的生產效率與獲利,卻沒充分警覺到未來經營的可能機會與陷阱。

到目前看來,蘋果的崛起,一個重要原因是她避開了「行銷近視症」的陷阱。她關注市場變化,設法滿足讀者的需求。為了滿足易變的市場與讀者需求,蘋果透過每天的「鋤報會」(高階主管與各版主編把自己當讀者,對報紙內容直接批評,並力求在隔天的報紙上立即改進)、「讀者焦點團體訪談」、「突發新聞中心」、「編(輯)業(務)分離」(不要求線上記者做編業合作或置入性行銷的專題報導)、嚴格執行績效考核等組織機制,來達成此目標。

雖然蘋果的報導內容並非全無可議之處,許多媒體工作者與學者也對蘋果「媒體就是商品」的經營理念不敢恭維。但是,民營報社做為一家企業,仍需要跟所處的環境互動,以取得資源求生存。不管消費者理性或不理性,只要形成群眾行動,就有市場力量。市場力量,而不是消費者理不理性,才是企業要設法因應的重點。企業不是要批判或改造消費者,而是要了解並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注意市場力量的流動態勢。唯有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利基地位,企業才能進一步實踐更高層次的使命或任務。

當產業競爭比以往激烈,社會與市場環境變化比過去快速時,如何避免陷入「行銷近視症」、避免被競爭對手與顧客淘汰,已成為企業要特別關注的課題。報業如此,電子商務產業亦是如此。企業在埋頭苦幹(生產貨品)之餘,千萬不要忘了也要抬頭遠望(觀察市場與顧客的需求),並設法滿足這些需求。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