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典範

記者/李鎮邦

  是什麼帶出了另一波的網路夢想,當網路泡沫在華爾街爆破後,Google又如何公開釋出一千九百六十萬股,介於85~95美元之間的高股價?

  首先,對很多人來說Google或許只是個搜尋資訊的網站,就另外一方面來說,這卻是Google站穩全球第一搜尋網站的重點。相對於其他入口網站,早期不過也只是提供簡易的搜尋與信箱服務,直到近年來的交友、拍賣…等,想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以致於整個網站首頁版面複雜無比。

那Google又準備做什麼來滿足他的投資人,來實現他被預估的高股價?除了之前沸沸揚揚的Gmail外,也提出了「在地搜尋」(Google Local)讓使用者可以輸入街道名稱直接搜尋該街道附近的事物;「比價搜尋服務」(Froogle.com)。這些充滿創意的便利搜尋,將是反映股價的重要關鍵。

由兩個史丹佛大學博士班學生布恩(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在1998年創立的Google,對於組織內部創新環境給予最大的彈性,他們有目的地在整個公司安排博士學位者,通過讓每個員工花費20%的時間在自己選擇的新項目,Googel鼓勵所有員工像研究者一樣工作。Google有1900名員工,但是沒有獨立的研究集團,1900名員工被有效地安排“大膽地做前人從未做過的工作”。這裡的工程師通常三人一組,輪流主導要進行的項目,他們也列出「Top 100」,讓各組的工程師自行就喜歡的題目做研究。

另外對於工作環境的建立,Google認為工作的動機是與各種方便和好胃口聯係在一起的,在Google在首次遞交公開上市申請時,它列舉了公司給員工的福利:洗衣機、免費用餐和醫生到公司辦公室就診。Google對投資者說,投資者應當預期公司給員工更多福利,而不是過一段時間後減少福利。

  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Moewani說:優秀的博士學生特別富有創造力和自我實現動機。碩士學生同樣聰明,但是沒有博士那樣創造新東西的同樣衝動。

Google不斷的堅持使命與工作環境,正是他能夠被投資人注目的關鍵,而公開上市後所面臨的改變與挑戰,將影響該典範是否可以影響新世紀的組織管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