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宗教遇上網路

記者/蘇登呼

記得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女道士告訴一位愛子心切的媽媽,她在美國的小孩可以上網下載「觀音媽」(觀世音菩薩)符令燒化,連同水一起喝掉以保平安那一幕嗎?相信這一幕曾令許多人覺得莞薾,也驚訝宗教儀式可以這麼網路化。

本報過去幾年曾陸續介紹,隨著網路普及,現實生活中許多宗教儀式早已搬到網路上進行,如點光明燈、安太歲、燒金紙網路追思會等。許多寺廟,如台南縣歸仁鄉仁壽宮、台中縣大甲鎮鎮瀾宮等,也推出互動式網頁,除讓信徒網路安太歲、點光明燈外,也讓身處易異鄉的信徒可以進行網路膜拜。不過,數據顯示,網路上的宗教儀式如安太歲與點光明燈,參與人數仍遠落後寺廟的實體儀式,顯示一般人對於宗教儀式,仍傾向「眼見為憑、體驗為真」。

這現象是有跡可循的。傳統上,大家習慣到寺廟看看神明菩薩神像,透過點香拜拜、誦經、祈福或拿平安符等動作,跟神明溝通。當看到周圍許許多多的人,無論老少,跟自己做同樣的事且流露虔誠的表情,或一群人在討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神跡等,更加深對自己從事這行為的肯定與安心。換句話說,宗教活動是高度體驗性的,人們需要透過親身體驗與感知,來建立內心對宗教的信任,有人就說:「親自到廟宇給神明看看自己才安心!」。網路宗教儀式因為無法提供這樣豐富的現場體驗,所以較難征服信徒的心。

然而,這是現在的情況。筆者認為,未來網路宗教活動將大有可為。
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曾說:「媒介就是訊息」(media is message)」。他指出,媒介(如網路、報紙、電視等)除了是傳遞訊息的載體外,其本身也同樣散發某些訊息,且這些訊息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使用它們的人的思維模式。

在台灣,網路盛行約10年了,其本身快速、不受時空限制、互動、影音化及不斷創新的特色,早已影響並逐漸塑造人們的思維與價值觀,特別是網路的高度使用者:年輕族群與上班族。速度與便利,已成為現今大多數人衡量許多事物的準則。因此,筆者以為,在網路對人們思維模式的催化下,未來將有更多人為求方便省時,捨棄實體宗教儀式而就網路宗教儀式。而當網路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吃重,人們的思維受它的影響會更廣泛與深刻,這現象將更明顯。

再者,年輕族群相較於中老年族群,其成長歷程受宗教儀式的薰陶與約束較少,相關的宗教記憶也較淡薄。因此,雖然網路宗教儀式不似實體宗教儀式細緻與符合傳統作法,但仍可為年輕族群接受。而且別忘了,再過10年、20年,對傳統宗教儀式不熟悉但求一切便利與簡單的年輕人口,只會愈來愈多,而今日的中老年人口則會逐漸凋零。

宗教是高度體驗性的,從人口結構與人口特質的演變來看,未來只要網路宗教儀式或網路寺廟的網頁,有更多的圖像與互動功能(如線上算命、求籤)、更細緻化,不難想見人們對網路宗教活動的接收度將不斷攀升。不過,筆者最後想提醒的是,基本上宗教最終目的在「勸人為善」,如何不讓人們過度重視儀式而忘記修心性與修行為,是實體宗教長久以來面臨的艱難挑戰。宗教網路化是否能更有效處理這個挑戰?就留待各位聰明的讀者去思索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