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軟體對抗微軟 大衛與巨人之戰?

記者/陳致中

 大部分人對於微軟的產品都是又愛又恨。一方面,微軟產品的功能、介面和易用性的確是無懈可擊,即使是電腦初學者都可以很快上手﹔另一方面,昂貴的價格、記憶體空間的大量消耗,加上三不五時的軟體漏洞和病毒攻擊,卻往往讓使用者大嘆「簡直是和魔鬼簽了契約」。不過,目前資訊工作者有了新的選擇,也就是自由軟體。

 自由軟體顧名思義,就是以開放式的系統架構和程式碼,讓各地的資訊工作者可以自由的發展所需的軟體和平台。在經濟部工業局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的支持下,台灣今年底將出現一個稱為「自由軟體鑄造場」的入口網站,利用社群經營和程式碼開放的方式,希望能推動自由軟體成為台灣資訊界的主流。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國家政府推動的方向。為了避免整個政府資訊的流通和管道都被單一公司掌控,新加坡、南韓、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政府均大力補助或優先採用自由軟體。而法國甚至禁止政府相關機構使用非開放程式碼的軟體。可以說在某些層面上,微軟幾乎成了各國政府的公敵。

 但是,微軟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易學、易用、介面美觀」的優點外,微軟的程式開發平台也不停地吸收競爭者的優點。以最新的.Net平台為例,除了Visual Basic.Net這一延續微軟傳統的開發工具外,更整合了C#、J#等不同的程式語言,讓不同背景的程式設計師都可以使用該平台。此外,.NET平台中可以運用同一架構開發視窗應用程式、網頁應用程式、PDA和手機等行動裝置程式的能力,更是打破了對手Java語言「唯一跨平台語言」的神話。

 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價的。除了開發平台本身的成本外,使用.Net開發系統的使用者也必須採用微軟的統一架構,如Windows作業系統、IIS網路伺服器等等。然而對於企業界而言,微軟.Net平台快速的開發能力和介面親和性,似乎可以彌補這些額外的成本。畢竟對企業而言,如何快速開發出兼具功能性和易用性的軟體,來替公司創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來勢洶洶的自由軟體,對上微軟這個愈來愈刁鑽的巨人,這場大衛和巨人哥利亞的戰爭,顯然才剛剛開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