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容寧
不論是電子商務〈e-commerce〉或新興的行動商務〈m-commerce〉,根據調查使用者大多是所謂的X、Y、Z世代,也就是六年級或七年級的青少年,由於青少年的上網時數高,且勇於嘗試新事物,因此網站業者與廣告商都認為,這群網路新世代所代表的網路潛在消費能力不容小覷。而在所謂的新世代中,又以大學生最為廠商視為目標顧客,因為大學生族群不僅消費潛力巨大,其喜好更常領導潮流,利用學校的寬頻上網不僅經濟便利,而又對上網消費不畏懼,因此包括Yahoo、AOL、MSN等大型入口網站早已使出渾身解數開發更引人入勝的新功能,以吸引追求流行、喜愛探索新事物的年輕族群。
由於大學生花錢大方、易受廣告影響、消費習慣尚未定型的特性,因此業界專家認為,用網路向大學生進行推銷可謂前景無限好;加上學生喜歡買便宜貨,也喜歡享受網路購物的方便性,並且不避諱透露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消費習慣,使得廣告商在針對其做行銷時較能掌握關鍵,獲得方便有效的成果。例如Yahoo除了早先的搜尋引擎、新聞資訊、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個人化網頁等「基本功能」以外,現在更積極強化迎合新世代青少年口味的網站與內容,如旅遊網站、美容網站、音樂網站等熱門網站的相關連結等,以及各種新產品的試用服務,實體商店的折價卷等,不僅增加了青少年網站使用的樂趣,更為商家開發了不少商機。而除了增強網上功能外,網下行銷活動也是拉攏青少年網友的方式,例如贊助校園巡迴音樂會、運動比賽等,將流行文化與流行科技結合,以獲得新世代的共鳴。
然而根據Jupiter Communications和NFO Interactive的調查顯示,2/3的上網青少年曾經在網上研究或購買商品,不過儘管收發電子郵件、搜尋作業資訊、搜尋個人嗜好的資訊是大致共同的主要上網目的,青少年和青少女所喜歡的網站卻有著截然的區別─女孩子大致上較喜歡社群、音樂和青少年導向的網站;而男生則一窩蜂的流向網路遊戲、運動或競賽相關網站。這樣的性別差異雖然對網路行銷業者來說能幫助其進行市場區隔定位以增強成功機會,卻也增加了其進行網路行銷的複雜性。
網路已然成為新世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儘管青少年的經濟能力仍有限,但若能從現在開始培養其利用電子通道來進行消費的習慣,在可見的未來除了書、CD這種到處買都一樣的商品會走向利用網路購買為大宗,甚至連超市的生活用品、美容保健用品等重複補充的物品,以至於較高價位的DVD、電腦等消費者較傾向能實體試用的產品也能走向虛擬商店化,惟廠商要能抓住青少年的消費特性給予滿足,就得對新世代的消費文化多所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