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力推動韓國電子商務由黑翻紅!

記者/劉康仁

為了迎接資訊世紀的到來,韓國政府於1996年正式通過『促進資訊基本法案』,而後,又通過了『電子商務基本法案』、『數位簽章法』等法案,以及發表了『促進電子商務綜合對策』,足見韓國政府為促進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強烈企圖心。

 

韓國統計廳以國內1658家主要企業為對象,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去年韓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45%,達到57.5584萬億韓元。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B2B)達到52.3276萬億韓元;企業與消費者間電子商務(B2C)僅約7337億韓元。而在B2B方面,銷售時不是利用Internet而是利用企業間系統進行電子資料交換的占72.1%,在購物時,利用Internet完成交易的則占有62.8%。而韓國政府為加速推動電子商務環境的成熟,也計劃將繼續推動電子簽章認證系統,以期能夠逐漸融入民眾的生活中,構建一個能夠讓消費者無所顧慮的交易環境,此外,個人資訊的保護也是推動的重要方向,以讓電子交易的安全性能夠受到普遍的重視。 

目前在南韓,約有多達4700萬人使用網路資源,且人數仍在持續攀升中。為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南韓政府更是積極鼓勵民眾使用網路資源,此外,政府本身一半以上所需的設施,也將透過網際網路管道購買。但目前而言,民眾對於網路購物的消費模式仍尚未普遍接受,雖然網路購物中心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商品,但主要成功的交易項目多為電腦及家用電器等,衣服和食品等則較不受歡迎,因此,消費者的保守態度,是韓國電子商務未能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門檻,因為在消費者眼見為憑,不願意冒險購買的心態下,要如何突破這層障礙,仍有相當程度的困難。
 

此外,韓國電子商務市場與其他國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一般創投業者對電子商務資金參與程度低,而小規模的企業家在供給、運送和投資上都無法和家族式財閥競爭,而三星、LG和韓壽等大財閥憑著其快速大量生產、高效率運送、以及實力雄厚的財力,經營全韓三家最大的線上購物中心,使得韓國電子商務市場並非都是年輕企業的天下,呈現出一片百家爭鳴的現象。
 

最後,根據加納集團的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電子商務在韓國正迅速發展,市場規模預期將自去年的十三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140億美元,網上股票交易在韓國也將更為普及,目前在科技股市場上,已有約80%的交易通在網路上進行,其未來的發展,是否能如其網路盛況一般,相當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