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銀行有”錢”途嗎?

記者/曾孟蘭

根據IDCUS
Online Banking Market Forcast and Analysis, 2000-2004
調查報告發現,到2004年時美國網路銀行的使用者將會成長至2280萬。eMarketer的調查亦預估在歐洲市場方面在2004年時將會成長至1520萬人。而台灣呢?據財政部金融局統計,目前共有包括富邦台新玉山中信銀世華27家金融機構辦理網際網路銀行業務,以辦理轉帳、查詢、換匯、繳交貸款與信用卡帳單等服務為主,有些銀行亦與B2C、B2B電子商務業者結合或與通訊業者合作提供簡訊提示服務,但網路銀行上的交易量目前佔銀行的總交易量比例仍極小。

而在商業周刊所作的「2000年銀行服務品質大調查」中,針對網路銀行使用情形進行研究,發現在5200名銀行客戶受訪者中僅有4.8%的客戶擁有網路銀行帳戶。安全性不足(51.1%)以及民眾習慣親自到分行辦事(45.1%),都是網路銀行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有三成的受訪者亦認為目前分行及ATM的普及,使得網路銀行沒有存在的必要。而網路銀行在寬頻環境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亦有著查詢速度太慢、經常連線失敗、及介面不夠人性化的缺失。所以儘管網路銀行已成為各銀行競相發展的業務,但網路金融服務在一般消費者的心中並未佔很高的重要性。而且個人化的服務,反而比24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對消費者重要。

雖然上面的數據令人為網路銀行的現況擔憂,但從台灣目前上網人口數為全世界第七大,以及寬頻熱潮的興起趨勢來看,網路銀行若能善用網路的互動性,提供消費者具差異化、客製化、主動式的服務,從網路投資理財概念出發,開拓其他非傳統銀行可作的新業務,建立新式自動化通路、增加客源,過幾年之後當網路上這些主要的年輕消費者變得較有消費能力時,網路銀行在個人用戶的推展上,未來還是充滿著希望。

網路銀行對企業用戶的業務推展方面則顯得樂觀許多,因為許多企業在景氣不好的當下,積極改善作業流程方法以提升競爭力。許多銀行便開發網路企業銀行系統,除了透過策略聯盟提供企業用戶網路上的加值服務外,也幫客戶安裝帳務交易管理系統,讓企業與企業間的線上訂單管理、帳務管理、物流管理等與金流有關之事務均可一次完成,以節省客戶與上下游廠商帳務的時間及人力成本。授信業務亦是兵家必爭之地,例如中信銀、台新、富邦等銀行皆透過網路銀行系統掌握企業金流資訊,藉由實質交易基礎,開發授信客戶,以降低授信風險,並從網路銀行的企業「應付賬款」檔案資料,從付款的對象開發貸款客戶。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