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難伸的B2C市場

記者/周湘雯

在前年,正是網路市場無比風光的時期,多數網路創業者只須給資本市場一個可以想像的空間,便能擁著大筆現金盡情揮灑。不過從今年四月起,美國網路股巨幅下挫,到眾多市調及投資公司推估,dotcom公司燒錢將盡的預言,再看到一家接著一家網路公司縮編、倒閉、合併的事實充斥,這波由美國蔓延到亞洲的修正風潮,給予整個社會或是想進入這個市場的投資大眾怎麼樣的理解,是很令人好奇的。

面對網路公司股價下跌,其實不難聽到許多聲音或是看到許多報導,像是近期流行B2C是票房毒藥這類的解釋,而B2C沒有前途真的是這波修正風潮所要帶給社會的啟示嗎?還是社會對股價下跌這項事實的闡述矯枉過正了?筆者記得曾看過一篇報導,上頭引用比爾蓋玆所說過的一段話,現在看來似乎頗有道理,他說社會大眾常對五年內要發生的事估計的太過樂觀,卻又對五年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估計的太過保守,就像是之前很多人看好B2C,但後來發現B2C沒有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發展成型的時候,反採取拒絕的態度,認為B2C沒有前途。這種過度單純的判斷方式恐怕並不是這波修正所要帶來的效果,筆者認為與其說B2C不適合市場,不如說整個市場還沒準備好接受B2C更為適當。接下來筆者將由廠商及消費者兩個面向切入,探討為何B2C目前還無法賺錢的因素,而有心進軍電子零售的公司又有何因應之道。

從廠商這個角度出發,不難想像若B2C發展成熟,將造成中間商消逝(Dis-intermediation)的可能性,而這樣的變化也將引爆市場及整個社會一連串的重組,像是商品配置問題,價格主宰權的轉手等,所以我們能夠說B2C沒有前景嗎?還是該說,在目前這個階段,社會還沒法做這樣大程度、大方向的扭轉,只能從小部份,做局部的、零星的的延展,等聚合到一定程度後,再爆發出來。

而從消費者這個角度來看,可見B2C成長緩慢不外乎是消費習慣尚未形成之故,網路使用者對個人隱私、商品及服務品質、交易安全種種顧慮更是想發展B2C電子商務廠商致命的痛,雖然多項調查報告一再顯示上網普及率與上網時數持穩定成長,使用者年齡層有向年輕族群及年老族群擴張的趨勢,但據資策會針對上網人口調查卻顯示,上網的人口之中,曾於網路有購物經驗這僅有10.9%,而從台灣數博網<兩岸三地華人網路交易行為調查>顯現,電子交易消費金額多數集中在五百到一萬元台幣間,這與從事B2C電子商務廠商無法從這些低價市場獲取利益是否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是值得商榷。

然而,最近卻不難發現廠商所做的努力,像是與實體通路的結合,便是對顧客在交易安全方面疑慮所做出的回應,面對使用者年齡層擴散的趨勢,廠商也在使用介面上加以改良。此次修正風潮帶來的改變,的確替接下去想朝這方面發展的投資大眾劃下一條更精密的思考路線。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