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界的救世主–宗教網站

記者/鄧晏如

或許有些人還記得多年前有一個電視節目–七百俱樂部,節目中牧師講道並引領信眾一同禱告,解決心中的疑難,為許多人的心靈提供心靈的寄託,一時蔚為風潮。之後頻道開放,宗教頻道法師講道的節目日增,電視講道也成為普遍為人所接受的方式,而在網路普及的今日,宗教網站也夾帶著多媒體的特色,提供信徒更多面向的需求。

宗教的存在是給予心靈的寄託,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當信徒愈多時便能夠發揮較大的凝聚力及影響力,因此每一個人莫不極力維護自身的宗教信仰,並且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行列。而網路的特性正好與這樣的出發點不謀而合,一方面網路的互動性讓宗教儀式可以在網路上進行,像是仁壽宮便提供了相當擬真的參拜過程,包括鮮花素果的選擇以及焚香參拜,解疑求籤等完整儀式,還可以用電子郵件解答疑難雜症,另一方面,網路的資訊性讓許多廟宇沿革、宗教教義、法師講道或是相關活動報導得以鉅細靡遺的呈現出來,像慈濟全球資訊網以及佛光山網站都因其原本具有的強大媒體資源而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網站內容也多采多姿相當豐富。

姑且不論網路祭壇與真實廟宇帶給信徒的心靈寄託有無差距,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宗教網站的確可以為尋求身心安頓的人帶來一濟清涼濟,而且花費的時間金錢成本更低
,當心中有打不開的結時,宗教網站的資料庫可以提供宗教哲理的搜尋功能,讓人茅塞頓開。對網站經營者來說,也可以針對不同群的信仰者提供不同的宗教功能,一般來說網路使用者的年齡層與大批湧向著名的朝聖地點的進香團並不相同,前者對宗教的依賴方式與後者亦大不相同,因此如能針對網路使用者的需求規劃網站內容將會使信仰者的使用忠程度更加提高。

實際上線上宗教行為與真實世界的宗教行為還是有極大的差異性,大形廟宇吸引的人潮可以為廟宇帶來龐大數量的獻金,也會以廟宇為中心點向外行成龐大商圈,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力不容忽視。而網路則能發揮行銷角色及減少行政支出,後者指的是在進行大型活動的規劃以及企業募款上,透過網路聯絡進行可以大量的減低成本,而前者指的是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宗教的意涵,並將整個宗教組織行事規劃透明化,進一步贏得更多人的支持,這些都是虛擬與實體的相互結合可以帶來的優勢。

分享此新聞: